-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名称:比较政治理论授课教授:刘正山老师学生:M946020005 研二 .PDF
課程名稱:比較政治理論
授課教授:劉正山老師
學 生:M946020005 研二 郭懷舜
報告種類:第二 期中報告-第七週 (11/2)
本週的文章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一是從理論的本質來探討比政中的三
個主要理論,其次對比較政治的解釋標準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與重塑,最後是檢
視選 民政治偏好的形成和框架效應之間的關聯。
(一)社會理論與比較政治
長久以來 ,比較政治常被視為是一「凌亂中心 」(messy center )的一部分 ,
比較學者大多以問題導向為主 ,而產生了過於工具主義或務實主義的缺點。為
了解決此困境,Mark I. Lichbach 指出研 究者在從事研究時,觀察必須與理論互
相結合 ,並針對理性論、文化論和結構論此三項比較政治的主要研究途徑進行
本質上的分析。
首先 ,理 性論者的本體論是描述世界上充斥著理性的個體與非理 性的集體 ,
個體在理性上的追求常會導致不理性的社會結果 ;他們採取唯物取向的實證論
觀點,進行比較性的靜態實驗。其次是文化論,其主要研究建構個人及團體認
同的規則,認為鑲嵌於文化中的個人會遵循這些規範而行動;研 究者進行詮釋
性的解釋 ,認為每個社會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也反對通則式的研究觀點。最
後是結構論,其研究者主要探討社會行動者之間的關係是如何具體構成的,
Skocpol 便強調這是一種 客觀而非主觀操縱的結構;結構論者採取實存論的科學
哲學觀,主要研究社會型態的歷史動力 ,因此結構論的位置處於普遍論者與特
殊論者之間,認為不同的結構和環境脈絡就會產生不同的政治現 象。三種研究
1
學派分別從「理性」、「規則」與「關係」出發,都有其一套獨特的脈絡存在 ,
但此三者必須相互交流 ,以免各自走向唯物論、唯心論與決定論的危險框架之
中。
Lichbach 認為韋伯對現代性議題的討論是最好的示範 ,他在理性論、文化
論與結構論之間進行了一場對話;他一部分是理性論者,以物質利益的角度來
探討地位團體與社會階級的行為 ,也從文化的角度研究宗教倫理與社會規範 ,
理解理 性如何產生了非理性結果 ,更從結構論來檢視社會階層的模式與宰制系
統 ,檢視個體背後的制度運作邏輯。簡單地說 ,Lichbach 提出應該跳脫此三種
理論壁壘分明的觀點,使其相互交流對話,才能有助於比較政治的發展 ,並破
除比較政治是一「凌亂中心 」的舊有觀 念。
基本上,學生同意Lichbach 認為三種理論應該相互對話的觀點,因為在理
論彼此交流 、甚至是互相批判的過程中,才可能發現各自的缺陷與解釋力不
之處;然而從操作面而言 ,一研究學派要在「薄的」(thin )或「厚的」
(thick )兩種次類型中取捨並不容易。以理 性主義為例 ,許多研究者批判理 性
選擇的基本假設過於簡約 ,缺乏對歷史 、政治與文化脈絡的敏感度,認為應再
放入其他變數如文化或結構方面的變項,以增進其解釋力 ,但對於要放入多少
變數學者們仍舊沒有確定的答案 ,只能端視研 究者進行的議題與其對案例的理
解程度而定。
此外 ,Lichbach 認為理論之間可以相互對話,那是否不同學科之間也可以
對話呢?他從本體論和方法論對三個理論進行分析本質上的分析,認為理 性論 、
文化論與結構論分別採取了實證論、詮釋論及實存論,這似乎與國際關係理論
有相似之處。國際關係理論在方法上大約被劃分為實證主義與後實證主義兩派 ,
2
(新)現實主義和自由制度主義採取的是前者的觀點,亦假設行為者為是理 性
自利的角色 ,並希望尋求一般性的通則,但往往忽視了行 為者的心理因素與歷
史環境脈絡 ,也因此有學者批判實證主義學派只是一種問題解決理論。與此相
反的是後實證主義,包含了批判理論、後現代理論與女性主義等等 ,它們批評
實證主義視這些主要行為者是給定的假設是錯誤的,認為社會事實是社會與歷
史架構的產物,也因此在不同的時空下會產生不同的國家樣貌 ,它們亦透過詮
釋的方法 ,重新理解國際關係的架構與認知 ;這些觀點就與文化論和結構論在
批判理 性論上有些相似之處。
(二)比較政治中解釋標準的重塑與理論的進展
在這篇文章中,Alan S. Zuckerman 提到一般比較政治皆認為解釋的標準形
式為涵蓋性法則(covering law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试验土霉素摇瓶发酵试验设计型试验.DOC
- 试验学时学分:课程性质.PPT
- 试验室设备配置说明.DOC
- 试验方法与材料.DOC
- 诗无达诂西汉董仲舒.PPT
- 诗海拾贝教学课件莫非.PPT
- 诗论’的语义与诗旨的关系看上博楚竹书孔子诗论-高师大.PDF
- 话语分析在德语语言学领域的接受与发展-语言学之家.PDF
- 82金属活性序.PPT
- 询价文件X004 - 宁都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DOC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