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 关 事 宜 主要参考书: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高教出版社) 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30%(其中实验成绩占15%,平时表现占15%),课程结束时的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实验课安排:机械工程教学实验中心联系确定 答疑安排:待定(协商) 随机点名,三次旷课,平时成绩以0分计! 绪 论 机械设备的制造过程 一、材料 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石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中华民族为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国在东汉时期发明了瓷器,成为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比欧洲早1500年 我国掌握生铁液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5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炼钢最早的国家,比欧洲 早1900年 我国在东汉时期发明了瓷器,成为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比欧洲早1500年 我国掌握生铁液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5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炼钢最早的国家,比欧洲 早1900年 我国在东汉时期发明了瓷器,成为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比欧洲早1500年 我国掌握生铁液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500年 我国是世界上炼钢最早的国家,比欧洲 早1900年 为什么中国古代璀璨的制造技术在近代却停滞,并逐渐落后?? ? ? ? ? 没有半导体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 没有高温高强度的结构材料,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航空工业和宇航工业。 没有低消耗的光导纤维,也就没有现代的光纤通讯。 Titanic 号钢板(左图)和近代船用钢板(右图)的冲击试验结果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 The explosion was blamed on faulty o-rings in the shuttles booster rockets. 使用性能: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所必备的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工艺性能: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加工质量所必需的性能。包括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和切削性能等。 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发生形状和尺寸变化,称为变形。 外力去处后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外力去处后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1、弹性极限 弹性极限:即材料承受最大弹性变形时的应力。指标为弹性极限?e。 弹性模量:在弹性极限以内,应力和应变的比值。称为弹性模量E 2、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屈服强度?s:材料发生微量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二、塑性:材料受力破坏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指标为: (3)疲劳 材料在低于?s重复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的现象. 材料在规定次数应力循环后仍不发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极限。用?-1表示。 钢铁材料规定次数为107,有色金属合金为108。 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冲击韧性值急剧下降的现象称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使用温度应高于韧脆转变温度。 第1章 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1-1 材料的种类 材料的种类 按用途分类 按领域分类 按成分分类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非金属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信息工程材料 建筑工程材料 生物工程材料 结构材料 功能材料 工程材料 神舟一号飞船 1-2 材料的性能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变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机械性能 材料的高温和低温性能 材料的化学性能 在液氮温度区获(-196°C以下)得超导电性的陶瓷材料 南极地区气温低,年平均气温可低达-57.5℃。曾记录到全球地面的绝对最低气温达-88.3℃。 1-2 材料的性能 静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变载荷下材料的力学性能 强 度 塑 性 硬 度 冲击韧性 断裂韧度 疲劳强度 磨 损 1、静载荷时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载荷的形式 强度:所谓强度是指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抵抗断裂破坏或过大塑性变形的能力。 五万吨水压机 应力? = P/F0 应变? = (l-l0)/l0 拉伸试验机 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前 断裂后 拉伸试样 弹性模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除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外,其他强化材料的手段如热处理、冷热加工、合金化等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很小。可以通过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来提高零件的弹性模量。 名义屈服强度?0.2:残余变形量为0.2%时的应力值。 抗拉强度?b:材料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0.2 ? ? 断面收缩率 ?: 拉伸试样的颈缩现象 伸长率 ?: 拉伸前 断裂后 (2)塑性 塑性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