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概述-快猴网.PPT

  1. 1、本文档共1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概述-快猴网.PPT

  (1)拉裂(tensile crack)   拉裂——斜坡岩土体在局部拉应力集中部位和张力带内,形成张裂隙的变形形式。 拉裂形成机制:有三种类型。 2、斜坡变形(slope deformation) 第四节 斜坡变形破坏 a. 在坡面和坡顶张力带中拉应力集中形成的拉裂  高陡斜坡的坡面和坡顶张力带内拉应力较强,极易产生与坡面近于平行的张裂面,如果坡体中存在有与坡面近于平行的构造节理时,更易沿之发展形成上宽下窄向深处发展的裂隙,倾角一般较陡。 拉裂的形成机制 斜坡拉裂示意图  b. 卸荷回弹或岩体初始应力(地应力)释放产生拉裂  卸荷裂隙:当斜坡的侧应力削弱后,由于卸荷回弹或水平地应力释放而形成的张裂面。 这种裂隙通常与原始谷坡坡面平行。随着河谷的深切,卸荷裂隙逐渐向深部发展,从而引起裂隙顶部的累计变形越来越大。 拉裂的形成机制   c. 因蠕滑形成局部应力集中产生拉裂  当斜坡坡体中存在软弱结构面时,斜坡沿该面有蠕滑趋势。在平行于坡面的最大主应力( σ1)作用下,沿缓倾角软弱面两侧产生张开裂隙(图A)。这样逐步向上发展,就会慢慢形成由平缓的软弱面与陡倾的张裂面组成的阶梯状变形裂面(图B)。 拉裂的形成机制 图B 拉裂发展示意图 图A 沿软弱面蠕滑  (2)蠕滑(creep slip)   蠕滑(蠕变)——斜坡岩土体沿软弱面(层)局部向临空方向的缓慢剪切变形。主要有三种形式: 2、斜坡变形(slope deformation) 第四节 斜坡变形破坏 a. 受最大剪应力面控制的蠕滑  均质土坡中常见。   b. 受软弱结构面控制的蠕滑  岩体中常含有各种软弱结构面(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当这些结构面近水平或倾向坡外时,斜坡蠕动变形常沿之发生。这类变形进程取决于该结构面的产状与特征。当局部地段上覆坡体的下滑力达到或超过该面的实际抗滑阻力时,即出现一系列小的剪裂,逐步产生缓慢蠕动。 (2)蠕滑 如长江葛洲坝工程二江电厂基坑边坡蠕滑即属此类(图A),工程坝基岩层为白垩系下统河流相碎屑岩,岩层产状近水平,夹多层粘土岩类软弱夹层,水轮机机窝开挖后形成高40-50m的基坑边坡,由于出现临空面水平地应力释放及卸荷回弹,使岩体松弛变形,沿各临空面的软弱夹层发生向基坑的蠕滑位移。开始位移较快,随时间延续,应力逐渐释放,位移趋于停止。 一般来说这种卸荷型的蠕动总是十分缓慢的,是一种减速蠕变(图B)。 (2)蠕滑 c. 受软弱基座控制的蠕滑和塑流  由于斜坡基座内有较厚的软弱岩层,在上覆岩体作用下,基座软岩受压,承载力不够,发生塑性变形,向临空方向或减压方向流动和挤出,引起斜坡变形。该现象在侵蚀河谷和挖方地段最为常见。与前述蠕动形式不同的是,蠕滑和塑流不是沿一个统一的滑面,而是受整个软弱基座层控制。 软岩基座常为厚层粘土岩、泥灰岩、炭质页岩及煤系地层等,斜坡则常由坚硬厚层且裂隙发育的岩层(厚层砂岩、灰岩、玄武岩、流纹岩等)构成,坡高而陡。 (2)蠕 滑 c. 受软弱基座控制的蠕滑和塑流  例如阿尔及尔由珊瑚灰岩构成的陡坡,由于下面的泥灰岩浸水软化,使斜坡产生蠕动,经过长期变形转变为块体滑坡,裂隙发育的灰岩也形成大块体陷进软化的泥岩中。 (2)蠕 滑 (3)弯曲倾倒(bend toppling)    弯曲倾倒——由陡倾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层走向与坡面走向大致相同时,在自重力作用下,由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弯曲、折裂,并逐渐向坡内发展的一种变形。 陡倾的板状岩体,在自重产生的弯矩作用下向临空方向作悬臂梁式的弯曲,弯曲的板梁间被拉裂或错动,形成平行于走向的槽沟或反坡台坎;前倾的板梁弯曲最强烈的部位也往往被折裂。 2、斜坡变形(slope deformation) 第四节 斜坡变形破坏 2、斜坡变形(slope deformation) 图A 金川露天矿上盘边坡地质剖面 斜坡弯曲倾倒的实例: 甘肃金川露天矿位于强烈构造变动区,岩层为前震旦纪变质岩,单斜似层状,倾角约70°,边坡由性质及结构各不相同的岩体组成(图A),其中有多条断层及断层破碎带,使边坡形成软硬岩层相间的介质结构。 边坡最大开挖深度310m。边坡属反倾型,坡角37 °左右。边坡开挖之初变形小,最大水平变形速率为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