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 工序名称 交底提要: 交底内容: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程质量管理
1、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98-2000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JGJ12-99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5%。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2%。砂应有试验报告单。
2.1.3轻粗细骨料:劝粗细骨料(陶粒或浮石等)的品种、粒径、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轻粗细骨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场试验报告。必须试验的项目有:粗细骨料筛分析试验;粗细骨料堆积密度;粗骨料筒压强度;粗骨料吸水率试验。
轻粗骨料的级配应符合表4-30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其含泥量不大于2%。
轻粗骨料的级配 表4-30
筛孔尺寸
Dmin(5)
1/2dmax(10)
Dmax(20)
2dmax(2×20)
圆球型的及单一料级
累积筛余
按重量计(%)
≥90
不规定
≤10
0
普通型的混合级配
≥90
30~70
≤10
0
碎石型的混合级配
≥90
40~60
≤10
0
轻砂细度模数不宜大于4.0,其大于5mm的累计筛余量不宜大于10%(按重量计)。
轻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轻粗骨料的筒压强度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轻砂和天然轻粗骨料的吸水率不做规定;其它轻粗骨料的吸水率1h不大于22%。
2.1.4水:宜采用饮用水。其它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
2.1.5外加剂:所用轻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厂试验报告。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
2.1.6混合材料(上前主要是掺粉煤灰):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比通知单的要求。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试验报告。混合材料必须有掺量试验。
2.1.7主要机具:砂轻混凝土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也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全轻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上料设备如双轮手推车、铲车、装载机及粗、细骨料贮料斗和配套的其它设备。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2.2作业条件:
2.2.1试验室已下达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2.2.2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2.3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2.2.4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2.2.5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2.2.6需浇筑轻骨料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
2.2.7新下达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
3、操作工艺
3.1基本工艺流程(见后附图):
3.2原材料的堆放与贮存;
3.2.1轻粗骨料应按粒级堆放,且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以防止含水率变化。混合粒级堆放时,堆料高度一般不宜大于2m,以防大小颗粒离析,级配不均。若与普通骨料混合使用时,应使轻重骨料分别贮放,严禁混杂,以保证配料准确。
3.2.2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应贮放于防雨、防潮的库房,以防止水泥硬结,掺合料含水率变化,粉状外加剂失效,液体外加剂浓度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混凝土材料技术及工程.pdf
- 机械设计_第3篇 联接设计.pdf
- 青海共和县曲让水库大坝设计资料.doc
- 公差-形状位置公差和检测.ppt
- 第07篇 人造板幕墙-30.pdf
- 2500kVA钛渣冶炼电炉方案.doc
- 各种符号大全包括钢筋符号.doc
- 机械设计第二版螺纹连接习题解答.doc
- 2015年助理医师考点整理.doc
- 船舶原理B卷及答案.doc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考点精练).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精品答案.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b卷).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b卷).doc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典型题)word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