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作文审题立意两个基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审题立意的两个基点 HYPERLINK http://www.TL100.com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搜狐教育  更新时间:2005/11/15 14:44:25   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联想想像的过程的展示。这一步,好比打洞要先定基点一样,是决定性的一步。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这个基点定得好,写作起来,就会思路顺畅,一气呵成;定偏了,或是无从下笔,或是半途而废,或是不入法眼,白费工夫。我们只有掌握了一些技巧或有了明确的步骤,拿到文题,才能心中不慌。   一、为作文定好“基准点”   我们知道,审题是为了读懂话题的意思。这意思有两层:话题本身的字面意义,话题关涉到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因此,我们不妨用“揣摩法”来审题:揣摩话题的指向。我们首先从材料的字里行间里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这是审题的第一步。要注意的是,在分析话题指向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多角度的问题。这也是初学写作的人感到困难的一点。我们只有找准最佳指向,才有最佳立意。用一个例子来谈谈如何找出最佳指向。   题目: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说话?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在发脾气。   “是我们,”/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   这则材料,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考虑:树叶,树根,树叶与树根的关系,树叶对树根的态度。哪个角度最佳呢?当然是结合树叶与树根的关系,批评树叶有一点成功.便忘乎所以的做法了。这从话题材料中的遣词可以分析出。“夸耀”“吵吵嚷嚷”,对树根“发脾气”,树根则是“温和的声音”,对树叶的批评、责备之意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读材料。不仅要读懂字面义,还要读懂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这就是选择最佳指向的基本方法。 再看看“东施效颦”、“滥竽充数”这两个成语的审题。这两个成语包含的意义,词典里的解释义是一种,还有多种说法也都很好。如,东施希望通过学习使自己变得美丽一些没有错,东施有自知之明;南郭能充数那么多年,谁的责任?与南郭不肯学习有关。与齐宣王的管理体制有关,与同事不愿帮助也有关。但后二者是外在的,最根本的责任还在他本人。因此,才有词典里的固定意义。也就是说,这两个成语的基本意思就是词典里的释义;其他几种意思,是我们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分析出来的。   现在我们可以谈谈立意了。因为,话题作文后面总要跟一句“联系社会现实,结合自身感受”,这就是告诉我们审题与立意是有先后的。现在我们可以用“观照法”来分析怎样的立意才是最佳的。观照,即用话题的指向来思考社会.体察生活。我们要根据话题的指向.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予于褒扬、针砭,这样的立意,才是命题者真正要我们写作的内容,才有深度,才是最佳的。树叶与树根的立意,就可以这样思考:树根可以象征些什么?树叶可以象征些什么?树根对树叶有哪些作用?从小处说,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家庭与成员;从大处说,组织、祖国、民族、人民与个人,都具有这种关系。因而,我们可以拟出这样一些标题“数典不可忘祖”、“饮水要思源”、“功成莫忘本”、“树高千尺莫忘根“等等。   如果我们立意为“树根具有奉献精神”或“树叶与树根要相互理   解”或“树根要理解树叶”之类的,怎么办?不慌,我们用第三种方法来定位:追问法。所谓“追问法”,就是反复阅读材料,体会命题者意图,敲定自己的立意。可以有这样三个局面的追问:一问材料的文字意思有否遗漏,二问命题者的情感倾向把握住了吗,三问联系现实有否不贴切之处。经过这样三步思考,你为这一话题作文定的位,找的点。从技巧上来说,该是很准确的了。   二、为作文定出“新颖点”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中对学生作文等级的评定有两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中.有一条“见解新颖”的要求。现在我们要知道的、是如何才能做到“见解新颖”.怎样才能少冒风险。?   我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看作为“打洞”找基点,“见解新颖”就要求我们找的这个“点”要有新意。我们用揣摩法来审察题目的文字义及感情倾向,用观照法来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用追问法来敲定我们的初始立意是否合题意,这一过程,是初学立意者必须掌握的,是作文水平高些的人为下一步打定的基础——这   是为立意的创新“定点定位”,没有这一步,下一步就容易偏题离题。 通常,立意要创新,就要与众人的思维不一样:或反弹琵琶,或发散思维。   还以《树叶与树根》为例,我们为这则材料定的点是批评、责备树叶不该“一旦功成名就,就得意忘形”,那么,我们可以“反弹”成“有了成就,得意忘形不好,但兴奋一下,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