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A18
主编赵文宣 首席编辑严云美编孙永刚 组版黄 桦
火炭菌导致玉溪野生菌中毒事件?晚报记者求证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专家:真凶怕是亚稀褶红菇
截至昨天,玉溪已有40人因食用野生菌中毒。到底是什么毒菌这么厉害,真的是火炭菌吗?昨天, 中毒表现
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杨祝良。了解到中毒者的症状后, 误食毒蘑菇后七种症状
他们说:“火炭菌是可以吃的,中毒者吃的应该是亚稀褶红菇。”不过,没看到菌子样本,还不能下定论。
野生菌是云南的一个珍品,风味鲜美,营养丰富。但是,除了可食
菌类专家说 火炭菌是可以吃的 用的野生菌,还有很多菌是有毒的。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
祝良说,根据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误食毒蘑菇后有七种表现:
下午3点左右,春城晚报记者拿 绍,火炭菌学名密褶红菇,菌盖灰 菇和火炭菌幼期在外形和色泽上
着当天的报纸,赶到位于黑龙潭的 黑色,浅漏斗型,边缘常内卷;菌肉 很相似,几乎无法区别。区别的
肝肾损坏型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走进菌类 白色,柔和;菌褶延生、直生。“这种 方法:把菌子掰开,火炭菌会先变
专家刘培贵研究员的办公室时,他 菌子受伤后先变成红褐色,然后迅 红然后再变黑,亚稀褶红菇只会 症状:大多数低毒蘑菇食后两小
正在翻阅《云南野生食用菌》一书。 速变成煤黑色,所以也叫火炭菌。” 变红不会变成煤黑。火炭菌成熟 时内就表现出症状,但毒鹅膏出现症
记者翻开昨天的报道给刘培 看了报纸上说中毒症状为“横 过老后整个子实体都会变成煤黑 状较迟,发病较慢,往往容易误诊。
贵看,仔细看后他说:“不可能是火 纹肌溶解症状”,他说,有可能是 色。所以,村民有可能是把这两 潜伏期(6~12小时,偶尔30小
炭菌,火炭菌是可以吃的。”他介 亚稀褶红菇。据介绍,亚稀褶红 种菌子搞混了。 时):无不适反应。
胃肠炎型期(8~48小时):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易误诊。
毒菌专家说 应该是亚稀褶红菇 暗花纹鹅膏暗花纹鹅膏 假愈期(48~72小时):近似健
康,无明显症状。易中断治疗。
刘培贵表示自己是研究可食菌 中毒,症状是横纹肌溶解。真是火 菌子长得很像,不要说村民了,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肃省宗教事务局正版软件政府采购项目中标公告.PDF
- 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办公设备购置政府采购项目更正公告.PDF
- 生命礼物.PDF
- 生态体育休闲公园让百姓生活更幸福更美满.PDF
- 生态农场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PDF
- 生活大未来.PDF
- 用Vis-NIR透射光谱仪检测塑料管的透明度.PDF
- 用于SMT的激光模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PDF
- 用互联网思维谋划.PDF
- 用光影记载千秋伟业.PDF
- 家居品牌卓越推广策略-创新品牌形象 提升市场竞争力.pptx
- 守旧与创新:文化传承-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生态.pptx
- [52175561]期末能力提升卷(一)-2024-2025学年物理八年级下册苏科版(2024).docx
- 2023年秋小升初入学分班语文测试卷(五)(统编版).docx
- 2024年高二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pdf
- 2024年高二语文《劝学》教案(三个专题).pdf
- 家禽饲养业绩回顾与展望-农场经理演讲.pptx
- 北京市顺义区2023_2024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 礼仪之美:文化传承-探索中国传统礼仪的价值与影响.pptx
- 2024年高二语文工作总结(13篇).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