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指南录_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指南录_图文

1.丹心炽热的爱国精神。 2.忠心报国的强烈愿望。 3.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4.九死未悔的坚定意志。 5.隐忍有为的悲壮情怀。 6.富贵不淫的浩然正气。 7.生死大义的独特理解。 文天祥在元营慷慨陈词,意欲以死报国,以死殉节。后被元军无理扣押,敌人羁縻了他的身躯,却羁縻不了他的气节。他本想“引决”,但为了爱国的最高目的,他审时度势,“隐忍以行”,后来百折不回,辗转逃生,表现出顽强的意志,体现出爱国主义的浩然正气。文天祥是把个人的生死和民族命运联结在了一起,他选择生是为了救亡图存,选择死以殉国尽忠,文天祥是高尚的。 应用角度:“正直”“时势造英雄”“爱国”“责 任”“勇气”等。 素材运用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他用瘦弱的肩头扛着大宋下坡的颓势,用不屈的品性补缀着江河的残破。这样的一份令人怦然心动的赤诚,而苟延残喘的宋王朝却在他的意料之外给予一个不信任的答复。 欲扶大厦于将倾。然而,即使他有五彩石,也补救不了大宋行将崩裂的天空;他即使有五色线,也缝合不上早已支离破碎的天空了。 一切已成定局,一切已在情理之中。 历史伸出细长的手指,用他出乎意料的不被信任导演了一场大宋王朝于情理之中土崩瓦解的恶剧。 面对这位前朝宰相,忽必烈以为高官厚禄会是最佳的沟通方式,然而这位马背上的英雄不会明白,那些庸俗不堪的东西永远无法抵达一位爱国之臣、丧国之臣的内心世界。于是他拿出了最后的筹码:以死相逼。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用一副铮铮傲骨,一身昂昂浩气,让忽必烈又一次得到了出人意料的回答——一颗高洁之心,作出的情理之中的铿锵之声。 文天祥在历史的长空,留下的“出人意料”的举止,在后人的反复咀嚼中,又是那样的“合乎情理”。文天祥未曾远行,在漫长的卫国道路上又跟上了一批又一批忠诚的追随者…… 以: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可以) 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用 介词) 以资政殿学士行(凭借……身份 介词)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用 介词)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凭借……身份 介词) 质疑解难 以: 然而隐忍以行(含垢忍辱地 相当于“而”表修饰 连词) 将以有为也(凭借 介词)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把 介词)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来 相当于“而”表目的连词) 质疑解难 以: 几以捕系死(因为 介词) 几以不纳死(因为 介词) 间以诗记所遭(用 介词) 从王于师,以为前驱(把……当作,作为,介词) 质疑解难 翻译下列句子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2、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3、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当堂达标 4、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5、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6、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1)德祐(yòu) (2)缙绅(jìn) (3)纾祸(shū) (4)觇北(chān) (5)献谄(chǎn) (6)诟虏帅(gòu) (7)贵酋(qiú) (8)羁縻(jī)(mí) (9)二阃(kǔn) (10)渚洲(zhǔ) (11)自刭(jǐng) (12)殆例(dài) (13)巡徼(jiào) (14)檄文(xí) (15)毗陵(pí) (16)余僇(lù) (17)愧怍(zuò) (18)号呼(háo) (19) 靡及(mǐ) (20)邂逅(xiè)(hòu) 注音: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作者介绍 文天祥 (1236~1283)南宋大臣,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学家、诗人。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宋理宗祐宝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曾任湖南提刑,知赣州(现江西赣州市)。德祐元年(1275),元军进迫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文天祥应勤王诏,捐家产作军费,率义军万余人起兵抗元。 不久元军大举南下,驻军于皋亭山,文天祥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使元军议和,被扣,后在北解途中逃脱,经海路转至福州,拥立端宗,图谋恢复,转战东南,终兵败被俘。次年送至大都(北京)宁死不屈,从容就义。时年仅46岁,遗有《文山先生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