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承钢45钢盘条研制和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承钢45钢盘条的研制与开发 关丛英 于青章 李 玮 (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摘要:介绍了45钢盘条采用氧气顶吹转炉冶炼—吹氩喂线—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的研发过程。通过确定合理的化学成分,选择合理的冶炼、连铸、轧制和控制冷却的工艺参数,生产出了符合用户使用要求的盘条。 关键词:45钢 盘条 研制 1 前言 硬线盘条是指含碳量较高的优质碳素钢盘条,主要用于生产碳素结构钢丝、胎圈钢丝、钢丝绳、弹簧、钢芯铝绞线、预应力钢丝和钢钉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市场调查,45钢盘条是目前市场上需求量较大的一个产品,产品附加值较高,因此公司决定试制45钢盘条。 45钢盘条用于拉拔加工,要求线材的强度适中、塑性好,具有良好的拉拔性能。然而,目前生产45钢盘条,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衡量其合格与否的主要指标是以保证拉拔过程的连续性和成品丝的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为准。产品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主。 2 生产工艺流程 高炉铁水→混铁炉→氧气顶、底复吹转炉→钢包吹氩+喂丝→方坯连铸(全程保护浇注)→热装热送→加热→高速无扭轧机→控制冷却→集卷收集→检验→打包→入库。 3 45钢盘条开发的技术关键 连铸坯中的大型夹杂物、有害元素偏析、中心疏松以及盘条通条性能不均匀,是造成线材在深加工拉拔过程中脆断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在研制开发45钢盘条过程中,针对性地制定冶炼的终点控制、脱氧合金化、吹氩、喂丝以及连铸钢水温度、拉速、冷却、钢坯加热、轧制、控制冷却等工艺制度。 3.1 化学成分与偏析控制 钢的化学成分是决定成品金相组织的基础条件。它除了对加工工艺过程有影响(如Mn/Si>3,利于连铸操作)之外,C、Mn、Si的含量决定钢的强度和韧性等基本性能。一般认为P、S含量越低越好。钢的成分要均匀。 钢中的C偏析和Mn偏析是中碳钢最严重的问题,当然Si、P、S的稳定性也是45#钢开发的关键问题,浇注时残余元素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中心偏析,在拉拔时中心偏析会造成断裂事故。 3.2 夹杂物控制 盘条中的非金属夹杂的存在破坏了金属基体的连续性。金属在断裂前,通常在非金属夹杂内部或非金属夹杂与金属基体之间产生裂纹,该裂纹的产生又是应力集中的区域,自然是断裂源所在。在开发45#过程中,控制好非金属夹杂物含量非常重要。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内生夹杂物和外来夹杂物。内生夹杂物有脱氧产物、出钢浇注过程由于温度降低产生平衡移动的生成物、凝固过程溶解度降低因偏析而发生反应的产物等,外来夹杂物主要来自出钢、浇注过程侵蚀和冲刷的耐火材料、卷渣、出钢和浇注过程钢水的二次氧化产物等钢水在浇注过程中与大气、耐火材料 熔渣和保护渣等接触并相互作用均称为二次氧化,其生成物为二次氧化产物,滞留于钢中成为外来夹杂物。 夹杂物控制措施如下: ●控制好终点碳和终点温度,避免钢水过氧化。 ● 加强挡渣操作控制,减少钢渣对钢水的污染。 ● 优化钢包底吹氩、喂丝脱氧操作,使夹杂物得到有效去除。 ●浇注过程采用全程保护浇注。 ●大中包采用优质耐火材料。 ●完善钢包采用长水口保护浇注条件,避免钢水卷渣。 ●选择性能合适的保护渣。 ●过热度应控制在30℃以下。 ●稳定控制拉速,减少、杜绝卷渣。 3.5 加热控制 由于钢坯加热时间不够,滞留时间短,造成铸坯中心温度偏低,其渗碳体组织没有完全重新溶解,钢坯将存在局部碳偏析,最终仍旧保留在线材中,造成线材性能不均匀。因此,生产中连铸方坯应尽量热送热装。 3.6 轧制工艺控制 较好的成品表面质量和较高的几何尺寸精度是45钢拉拔过程中均匀受力,减少应力集中和减少模耗的前提,因此对该钢种的尺寸精度有一个较高的要求。Φ6.5㎜的45钢盘条尺寸精度控制为±0.25㎜、椭圆度≤0.4㎜。 经过综合考虑开轧温度、吐丝温度、冷却速率对盘条钢性能的影响,制订了合理的工艺参数: 开轧温度1000℃~1100℃,精轧后水箱开三段,吐丝温度900±10℃,风机开4台,保温罩全 4 试验结果及分析 4.1 试验结果 2006年6月份进行了首次试轧,轧制成Φ6.5㎜的盘条102.185t,化学成分全部符合内控标准(见表1),力学性能检验全部合格(见表2),产品开发获得成功。截至2006年12月底共计组织生产了五次,生产量累计达到7000余t,炼钢冶炼命中率达到99%,轧钢合格率达到98.8%,轧钢成材率达到98%,销售量7000余t。 表1 45钢盘条的化学成分(%) 元素 名称 C Si Mn P S Cr Cu Ni% 内控 0.42~ 0.50 0.17~ 0.37 0.50~ 0.80 ≤ 0.035 ≤ 0.035 ≤ 0.25 ≤ 0.25 ≤ 0.30 第一批 0.46 0.23 0.60 0.030 0.026 0.16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