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加坡养老政策
新加坡养老政策 * 新加坡养老保险制度 核心:中央公积金制度(简称CPF) 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强制性的、集中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 强制储蓄型 完全积累模式 集中管理模式 * 历史背景 1955 年当新加坡还是英国殖民地时,即创办了公积金制度。20 世纪 50 年代上半期,新加坡人民生活艰苦,老年人生活没有保障,生活来源极不稳定。 为解决这种困难,同时英国殖民政府也不愿为养老负担财政开支,新加坡即选择了这种完全由雇主和雇员承担,政府无须负担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即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1955 年 7 月,中央公积金制度通过立法而正式实施。 * 资金来源——强制储蓄 “政府不养老,企业不养老”是新加坡政府对养老的观念。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就建立起了中央公积金制度,基本宗旨是为退休雇员或提前非自愿脱离劳动力的雇员设立的一项强制性储蓄计划。 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政府不缴纳任何费用。 * 筹资模式——完全积累 新加坡的公积金制主要是完全积累制,是通过强制储蓄的手段来实行对职工本人的自我保障制度,自存自用,多存多用,完全是自己领取自己储蓄的那部分基金,没有社会统筹和互济功能。 在 1966-1987 年间,新加坡的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 3.7%左右。 新加坡可谓是世界上国民储蓄最高的国家,到2004年共有约 950 亿美元的储备金,强大的资金储备对国家的经济建设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 个人账户 新加坡的个人账户分为普通账户,特殊账户和保健账户。 普通账户可用来购买房屋、投资、购买公积金规定的保险和用于教育信贷。 特殊账户用于养老和紧急情况的支付。 保健账户用于医院的账单和被批准的医疗保险。 在会员到了55岁的时候,普通账户和特殊账户要向退休账户转换,个人账户就变成了退休账户和保健账户。 * 缴费 * 表1 新加坡2002年10月以来的缴费水平(%) 雇员年龄 雇主缴费率 雇员缴费率 合计缴费率 划入不同账户的比例 普通账户 特殊账户 保健账户 35岁以下 16 20 36 26 4 6 35-45 16 20 36 23 6 7 45-55 16 20 36 22 6 8 55-60 6 12.5 18.5 10.5 0 8 60-65 3.5 7.5 11 2.5 0 8.5 65岁以上 3.5 5 8.5 0 0 8.5 注:会员到了55岁,设立退休账户。表1是月收入超过750美元雇员的缴费标准。 享受条件及发放方式 55 周岁是新加坡的法定退休年龄,新加坡公民年满 55 周岁的公积金会员即可领取公积金,但中途辞职、失业不能领到公积金。 如 55 岁后会员继续工作,他能每隔三年提取一次公积金,直到全部提取完毕。 * 基本内容 养老保障计划(最低存款计划,公积金补充计划,家庭保障计划) 医疗保健计划 购房产业计划(公共住房计划、住宅产业计划) 投资教育计划 * 最低存款计划 1987 年 1 月,政府为保障会员在退休后有能力支付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规定了最低存款额,即一般会员都要保留 30900 新元的最低存款额,夫妇两人可保留 46000 新元,以防范风险之用。 从2001年7月起,退休账户的最低存款额为75000美元。从2003年7月1日起,退休账户最低存款额增加到80000美元,其中现金和产业各占一半。 * 最低存款额填补方式 如果个人退休账户的最低存款额没有达到最低存款要求,个人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填补: 一是会员在55岁后继续工作,向公积金缴费的50%划到个人的退休账户; 二是55岁以下的会员将普通账户中的存款转移到特殊账户上,但转移后特殊账户的存款额不能超过规定的最低存款额; 三是个人用自己的现金补充; 四是个人可以通过家属来填补个人的退休账户。 退休账户的最低存款可以向保险公司购买年金;或存到银行;或继续留在公积金。在后两种方式下,除非特殊情况,个人到了退休年龄后(目前规定62岁退休),才能够每月领取年金。 * 家属保障保险计划 1980 年 5 月开始实行家属保障保险计划,规定如果公积金会员在 55 岁前不幸死亡或终生残疾,该计划将提供3万新元的保险金以帮助会员家属渡过最初几年可能困难的生活,这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对公积金制度的自我保障制度的补充和完善。 * 管理——集中管理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的高效运行是在法律的规制下进行的,公积金制度运作的法律依据是1953年通过的“公积金法令”。 同期成立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委员会是公积金制度的管理机构,它是隶属于劳工部的一个具有独立的、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管理机构。 委员会的董事长由劳动部部长提名,总统任命。公积金委员会集三种职能于一身:既要制定个人账户的政策,又要具体执行与个人账户有关的业务,如建立个人账户、收缴保险费、给付退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