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颅脑外伤病人临床特点与麻醉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特点和麻醉处理 ⒈ 临床特点 ⑴ 伴有意识改变的创伤病人应考虑是否存在脑损伤,必要时应采取Glasgow昏迷评分评价意识状态。 ⑵ 脑外伤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颅内血肿。除伤及延髓、呼吸中枢衰竭或濒死者,单纯颅脑外伤一般不发生休克。因此,成人脑外伤后若出现低血压应首先考虑有无伴有其他部位、尤其是胸腹腔脏器损伤所致内出血。 ⑶ 严重头部外伤的主要死因是颅内血肿、颅内高压、脑组织缺氧和水肿。颅内压(ICP)、脑血流量(CBF)和脑代谢率(CMRO2)是脑部损伤时麻醉必须考虑的三大要素。脑灌注压(CPP)= MAP-ICP,因此保持MAP大于80mmHg,同时防止ICP升高是保证脑部血液灌注的关键。近年来采用监测颈静脉球氧饱和度(SjO2)可间接反映脑的灌注。 ⒉ 麻醉处理 ⑴ 颅脑外伤患者麻醉管理的基本原则:保证氧供,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及避免增高ICP。早期救治包括给氧、降低ICP、控制气道、过度通气等。对需要补充血容量的病人,宜选用血液制品或血浆代用品等,胶体类溶液优于晶体溶液,可以减少脑含水量和ICP增加。 ⑵ 呼吸管理:除轻微颅脑外伤或简单和表浅的手术外,不论病人清醒与否,均应行气管插管术,以便控制通气和预防误吸。清醒气管插管引起的反应可能导致ICP明显升高,应尽可能避免。深昏迷病人可能不需使用全麻药,仅用肌松药便可行气管插管,甚至施行手术。 ⑶ 血压调控:脑损伤常因脑出血或水肿而并发ICP升高,控制颅内高压措施包括限制液体入量(伴有低容量性休克除外)、利尿、巴比妥类镇静、过度通气。高血压多为ICP增高的反应,不需处理。如用降压药治疗可能导致脑灌注下降,从而引起脑缺氧,适得其反。颅骨瓣打开后,脑减压过程中,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应提前做好输血准备,维持充足血容量。 ⑷ 麻醉用药和注意事项:①静脉麻醉药(氯胺酮除外)、镇痛药和镇静药均可降低CBF和CMRO2,宜选用;氯胺酮不单独用于脑损伤患者(严重颅脑损伤禁用),可谨慎地与其他静脉麻醉药联合应用;②ICP明显增高的脑损伤患者不宜选用氧化亚氮(N2O),可能存在颅内气腔的患者(如冲击伤或复合性颅骨骨折患者)禁用N2O;③可释放组胺的肌肉松弛剂(如箭毒、阿曲库铵)应少量分次用药,尽管琥珀胆碱有增加颅内压的作用,但当需要快速肌松时仍可选用;④严重颅脑损伤并伴有颅内高压的患者宜全凭静脉麻醉,或在打开颅骨切开硬脊膜后复合吸入麻醉;⑤麻醉手术中尽量避免血压波动,维持循环稳定。诱导期应防低血压,苏醒期注意避免咳嗽和急性高血压。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