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高校地质学报.PDF
! ##$ 年% 月,第% 卷,第 期, %’ ( )% 页 高! 校! 地! 质! 学! 报!
! *+,+-.+/ ##$ ,0123 % ,413 ,53 %’ ( )% 6+12178,92 :1;/92 1= ?89 @8A+/B8C8+B!
华南前泥盆纪构造演化:从华夏地块到加里东期造山带
舒良树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系,南京%##D) )
摘要:在全球E1F889 超大陆的构造框架中,华夏地块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华夏地块在国内一直存在不同认识,
其核心一是年龄,二是范围。根据出露在研究区的中( 高级变质岩、韧滑流变形迹和近年大批高质量测年数据,认
为华南曾经存在过一个前成冰纪的古老基底,由元古代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等组成,原岩为碎屑岩、火山岩和深成
侵入岩,最老年龄达 69 ,习称华夏地块,但范围比6/9.9; 描述的要小。在’ G D 亿年间,伴随古华南洋的闭合,华
夏地块与扬子陆块碰撞聚合,成为E1F889 超大陆的一部分。聚合不久,受成冰纪E1F889 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影响,
原华夏地块被肢解成浙南—闽北、赣中—赣南和云开大山三个古陆残块,中间是裂谷或海槽。其裂解残块集中分
布在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埔断裂之间的地带内,结束了其完整古陆块的历史。震旦纪—早古生代,
这些海槽被进一步扩张变宽,其内被巨厚的碎屑岩(含灰岩)、浊积岩层所充填,但缺少同期蛇绿岩和火山岩,暗示
拉张强度没有深达上地幔,为一被动陆缘环境。最新年代学结果表明,原定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和火山岩均为前震
旦纪的年龄,
’ G D 亿年居多,原先的早古生代构造格架需要再研究。到志留纪,华南发生了强烈的构造( 热事件,
导致震旦纪—早古生代海槽关闭,巨厚沉积物褶皱隆升,在元古代变质基底上形成了加里东期褶皱造山带。其造
山的驱动力目前尚未明确。此期褶皱变形、韧滑流变非常普遍,有推覆与走滑两种,变形峰期在# G ## H9 。同
时,还发生了强烈的花岗岩浆活动,岩浆峰期为)# G ## H9 ,但绝大多数是过铝质的I 型花岗岩,J 型花岗岩少见。
之后,晚泥盆世砂砾岩层呈角度不整合大规模地覆盖在整个华南前泥盆纪岩层之上;至此,研究区和江南等邻区的
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才得以真正统一。
关键词:华夏地块;
! 加里东褶皱带;! 测年数据;! 构造演化;! 华南
中图分类号:
KL’! ! ! ! 文献标识码:M! ! ! ! ! ! ! 文章编号:%##$ ( ND)(##$ )# ( # %’ ( %! ! ! ! !
泥盆—石炭系未变质的砂砾岩不整合其上,葛利普
%! 研究历史回顾
(%D )称之为华夏古陆”。在 6/9.9; 此命名之后
6/9.9;(%D )提出的“华夏古陆”,指的是出露 的半个多世纪中,这一术语不断被中外文献沿用。
了一套区域变质岩系的中国东南部及其相邻广大地 国内学者如黄汲清(%DL )、陈国达(%DL$ )、马杏垣
区。地质矿产部地质词典办公室(%D’) ,%) 页)对 等(%D$% )也采用过这一概念,但空间范围没有
其的解释是“葛利普命名。指现在亚洲大陆东部边 6/9.9; 那样广阔,多指浙赣铁路线以南的地区。构
缘及包括东南海岛的前寒武纪以来存在的大陆。 造上,黄汲清(%DL )称其为“华夏复背斜”。
……华夏古陆的位置我国许多学者的见解不一, # 世纪L# 年代末到$# 年代初,南京大学地质
……”。程裕淇和王鸿祯(##$ )主编的“地球科学 系师生和地矿部门的学者在华南作花岗岩和地质填
大词典”’$N 页的解释则是“浙东南和闽西北的大面 图调查中,最早在赣南的南康县龙回和上犹县陡水
积中生代火山岩覆盖区内出露有零星的深变质岩, 发现了早古生代花岗岩(徐克勤等,%D$# ),在赣南
收稿日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