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祖国纪念爱因斯坦.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祖国纪念爱因斯坦.PPT

在祖国纪念爱因斯坦 李政道 二OO五年四月十五日 爱因斯坦生于1879年3月14日。 1979年中国发行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诞辰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四篇文章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molecular size(测量分子大小的新方法)。这是他的博士论文 Light quantum (光量子) 〔Annalen der Physick 17, 132〕 Brownian motion(布朗运动)〔Annalen der Physick 17, 549〕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狭义相对论)〔Annalen der Physick 17, 891〕。 民国日报(1922年11月15日) 刊载爱因斯坦到沪后获瑞典正式通告 得诺贝尔奖的消息 (暗能量的可能来源) 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探讨 观念是“天外有天” 谢 谢 我们纪念一百年前1905年爱因斯坦对物理的贡献。 我们也纪念五十年前爱因斯坦的过世。 我们更纪念爱因斯坦一生为人类的贡献,为科学献身。 我们的太阳在整个银河星云系四千亿颗恒星中也好像不是怎么出奇的星。 我们整个银河星云系在整个宇宙中也是非常渺小的。 我们的地球在太阳系是一个不大的行星。 可是,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 *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今年确定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在中国 爱因斯坦一生对中国关怀很深。 爱因斯坦1922年两次来上海。 因此,中国学者和青年对相对论有高度的兴趣和了解。中国人民对爱因斯坦也有崇高的尊敬。 这篇文章对爱因斯坦两次来上海有详细记录。 A. Einstein and C. Chaplin January 30, 1931 卓别林的幽默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对新世纪人类文化可能会产生与上世纪同样,或更大的影响。 约宇宙总能量的5%是已知 物质的能量(也就是我们这样的物质的能量) 约25% 暗物质的能量 约70% 暗能量 什么是暗物质? 什么是暗能量? 不知道! 我们这样的物质(已知物质)是由电子、质子、中子……和极少量的正电子、反质子……构成。 从引力场,我们知道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不是由我们这样的物质构成。 可是 暗能量更是奇怪 它是一种负的压力 在裂变和聚变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少量的差异。按照爱因斯坦的著名质能公式 E=mc2 , 这些少量的质量差异能够 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暗能量可以将物质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 后来,因为没有实验的支持,爱因斯坦就放弃了这一个方向。 爱因斯坦在二十世纪早期就曾假设过负压力(暗能量)的存在。 最近几年,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 我们发现,我们的宇宙不仅是在膨胀而且是在“加速地”膨胀。从宇宙膨胀的加速度可以推算出, 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 这是另一篇我最近的文章,试探和解释最近美国高能核物理的新发现和暗能量的关系。观念是“核天相连”。 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最近,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由极高能量的100GeV / Nucleon金核与100GeV / Nucleon金核对撞产生和发现的新的核物质。这种新的物质,我称为sQGP(强相互作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探索sQGP和暗能量的关系。 暗能量在我们的宇宙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而爱因斯坦是最早提出这观念的,所以爱因斯坦对二十一世纪的科学发展的影响,很可能比对二十世纪的更大! 了解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二十一世纪科学史的大挑战,我相信我们会胜利的。 1952年我和杨振宁合作写了两篇统计力学的文章。爱因斯坦请他的助手考夫曼(Bruria Kaufman)来找我们询问,是否可以和他讨论。 我们走到他的办公室。他的桌子上就放着我们的文章,爱因斯坦说,他看了这两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 爱因斯坦先问关于文章中所用巨正则系综(Grand Canonical Ensemble)的基础。显然,他并不熟悉这一观念。这很出我的意外,因为我以为巨正则系综是为了他1925年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的工作而创造的。 爱因斯坦又问了我们文章中的格气(Lattice gas)的细则。他的问题都着重于物理的基本概念。我的回答使他很满意。他说的英语带有相当重的德国口音,而且讲得很慢。我们的讨论范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