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不同震源机制的黏弹各向异性微地震波场模拟.PDF

基于不同震源机制的黏弹各向异性微地震波场模拟.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不同震源机制的黏弹各向异性微地震波场模拟.PDF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2017 2 52 1       ·地震模拟 · 文章编号: ( ) 10007210201701006308 基于不同震源机制的黏弹各向异性 微地震波场模拟 姚振岸①② 孙成禹①② 唐 杰①② 喻志超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 ① ② 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③ 姚振岸,孙成禹,唐杰,喻志超 基于不同震源机制的黏弹各向异性微地震波场模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 . 2017 (): 521 6370. 摘要 考虑到介质的复杂性和微地震震源的多样性,基于黏弹各向异性波动方程和地震矩张量,通过交错网格   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微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并分析了微地震信号的传播特性和偏振特性。研究表明: 双力 ① 偶成分( )源产生的能量主要分布在 分量的 波上,而各向同性( )源和补偿线性矢量极偶成分 DC 犞狔 qS ISO ( )源产生的能量主要分布在 和 分量的 和 波上,且 源相对于 源能激发出更强的 CLVD 犞 犞 P S CLVD ISO 狓 狕 q q 波; 介质的黏弹性会导致振幅和波形改变,对 波更是如此。对于各向异性介质,在三种基础源的模拟 qS ② qS 结果中都能观测到剪切波分裂现象,在黏弹性情况下剪切波分裂更为明显; 当存在 CLVD源时,在不同的入 ③ 射角范围内各类介质的偏振角出现突变现象,可以通过引起偏振角突变的入射角范围识别 VTI介质。此外,黏 弹性对微地震信号的偏振特征影响较小。 关键词 微地震 正演模拟 黏弹各向异性 地震矩张量 震源机制 有限差分 偏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 / P631 A 犱狅犻10.13810 .cnki.issn.10007210.2017.01.010       j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