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内燃机活塞环2缸套擦伤的因素及防擦伤的摩擦学设计-摩擦学学报.PDF

影响内燃机活塞环2缸套擦伤的因素及防擦伤的摩擦学设计-摩擦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内燃机活塞环2缸套擦伤的因素及防擦伤的摩擦学设计-摩擦学学报.PDF

第 18 卷 第 3 期 摩 擦 学 学 报 18,   3 V o l N o 1998 年 9 月 TR IBOL O GY Sep , 1998 ( ) 评述与进展 283~ 288 影 响 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擦伤的因素 及 防擦伤 的摩擦学设计 桂 长 林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系 合肥 230009) 摘要 阐述了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擦伤的机理. 分析了磨合, 缸套表面形貌, 活塞环外形, 活塞组 件的热变形与机械变形, 润滑油, 材料和表面覆层等因素对活塞环擦伤的影响. 指出可以采用内 燃机强化系数p evm 作为活塞环防擦伤摩擦学设计的判别特征值, 从而为从设计上防止活塞环 擦伤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内燃机 活塞环 擦伤 摩擦学设计 分类号 T K423. 33 关于内燃机活塞环缸套擦伤(Scu ff in g) 的研究始于70年代[ 1 ]. 目前人们对于解决活塞 ( ) 环缸套擦伤 拉缸 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然而, 这一问题还远未得到圆满解决. 直接或间接影 响活塞环缸套擦伤行为的因素很多, 除活塞环本身之外, 还包括缸套、活塞、机体、发动机总 体设计、润滑、冷却、燃烧、制造工艺和工况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从摩擦学设计角度出发分 析了活塞环缸套的擦伤机理, 指出从设计上解决问题的思路. 1 擦伤机理 擦伤是由于润滑油膜破坏, 摩擦副与金属直接接触, 滑动表面形成以局部粘着为特征 [2 ] 的、肉眼可见的损伤 . 不同的摩擦副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擦伤行为及机理. 比如轴承与活 塞环虽然均为滑动摩擦副, 但由于工况、结构和润滑状况等方面的差异, 其擦伤特性有很大 区别. 轴承在擦伤之后通常迅速发生烧瓦, 而活塞环在擦伤之后仍可继续运转. 齿轮在发生 [3 ] [4 ] 擦伤之后不仅可继续运行, 甚至还可加载运行 . 研究表明 , 活塞环缸套的擦伤是多种因 [ 5 ]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A u e 指出 : 当物体B 在边界润滑下在物体A 上滑动时, 因摩擦产生的 热 = [ 见图1 ( ) ]. 如果在某一特定点, 因瞬时润滑不足或硬微粒存在而发生较严重的 Q p v a 摩擦[ 如图1 ( ) 所示], 摩擦系数由 增大为 ′, 则该点将产生更多的热并因温度升高而膨 b 胀, 产生“热力凸起(T h erm a l bum p ) ”现象, 从而导致物体间的直接接触. 如果磨损率适当 高, 足以消除“凸起”, 那么仍可保持运转稳定; 或者因硬颗粒去除与润滑情况改善, 使凸起面 恢复正常, 使“热力凸起”冷却并收缩, 瞬间擦伤伤痕可被磨平. 如果磨损率不够高, 难以消除 “热力凸起”, 则将发生恶性循环. 研究显示, “热力凸起”点由于瞬时迅速加热和冷却, 先形成 机械部技术发展基金资助项 到初稿,到修改稿本文通讯联系人桂长林. 桂长林 男, 62岁, 教授, 主要研究机械的摩擦学设计理论与方法, 发表论文80余篇. 284 摩 擦 学 学 报 第 18 卷 “亮点”脱落, 形成肉眼可见的擦伤痕迹. 此时, 如恶性循环发展下去则导致严重的擦伤.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