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特教研习心得分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中市西區大勇國民小學九十七學年度 教師參加校外特教研習心得分享 研習名稱:遊戲治療(初階、進階) 研習日期: 98/06/05、98/08/21 教師姓名:蘇潔瑩 擔任職務:資源班教師 研習時數:12小時 講師姓名:羅明華 老師 內容概述:  (一)兒童遊戲的階段性發展   1~2歲 身體感官的遊戲   3~6歲 想像性和扮演性、互動性遊戲   6~12歲 遊戲的內容更精緻和有結構    (二)特殊兒童常見的問題類型   1.認知反應:缺乏思考邏輯、問題解決能力、怪罪他人、低自我價值感……等。 2.生活適應:在人際、學業、生活、家庭等領域能力低下……等。 3.行為反應:社交退縮、行為混亂無度、衝動……等。 4.生理反應:退化、依賴、惡夢、飲食性問題、注意力不集中、尿床……等。 5.情緒反應:挫折、沮喪、哭鬧、傷心、焦慮、無助、孤單、低自尊、憂鬱……等。 (三)遊戲治療的目標 1.精熟學習,培養生活適應和社交互動技巧。 2.以社會化的方式表達和處理情緒。 3.學習自我接納,增加自我概念。 4.培養做決定的能力。 5.面對問題時,能經驗控制的感覺,並發展具有創意的問題解決方法。 (四)遊戲治療的設備與挑選重點 1.空間安排:固定的遊戲室或移動式的遊戲袋,視空間和經費而定。 2.材料提供:撫育類、攻擊類、恐怖類、扮演類、創造類、其他類型玩具。 3.選擇原則: (1)要能引起兒童興趣。 (2)要符合安全。 (3)要能幫助兒童的情感創意的表達。 (4)要能獨立遊戲,無須他人協助。 (五)遊戲治療的歷程 1.與兒童互動的原則 (1)觀察兒童遊戲。 (2)描述兒童遊戲的內容。 (3)反映兒童遊戲中的動機、情感和隱喻。 (4)著重在兒童的情緒或行為。 (5)發展其他可被接受的表達情緒或解決問題的方式。 (6)必要時設限。 2.遊戲單元的開始 (1)與兒童接觸:對兒童打招呼、稱其名字、視線接觸、自我介紹。 (2)結構諮商的時間和次數:介紹遊戲室、告知可能的活動、說明時間與次數。 (3)保密性:告知在遊戲室內所發生的事都會被保密,除非具有傷害性。 (4)解釋遊戲過程 3.遊戲治療歷程的進展 (1)敏感於兒童象徵性語言。 (2)留意「第一次」出線的遊戲行為。 (3)重複性遊戲主題的表達。 (4)設限行為的變化。 (5)主要情緒基調的變化。 (6)藝術作品的變化。 (7)父母、老師、重要成人的回饋。 心得: (一)遊戲是兒童的語言,玩具是兒童的字彙: 孩子天生就會遊戲,因此不需要再教導孩子如何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可以盡情的表達自我,不會受限,而教師只須給予適時的引導,並敏感的感受孩子在遊戲中所表達的,就可以更接近孩子的感受與想法。因為特殊兒童認知與語言的限制,有時無法完整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是陳述完整的事件,因此特教教師更需要利用遊戲的特質來了解孩子。此外,遊戲治療也可以用來教導孩子集中注意力、問題解決策略等認知能力,也可以教導孩子學習輪流、合作、分享、以及自我控制等人際互動的技巧。遊戲同時也是提升教學趣味性的一個重要的魔法,因此遊戲是教師一個重要的課題! (二)保持一顆快樂與敏感的心 遊戲是一個重要的溝通管道,透過遊戲的參與可以讓孩子抒發情感,並且快樂遊戲,但最重要的是教師必須保持一顆快樂敏感的心,描述教師所見,並與兒童共童遊戲,並適時引導孩子回應,深信只要等待、分享以及釋出善意,就可以獲得孩子的回應。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