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之我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思想之我见关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文坛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传统看法是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现在中学课本中关于本文主题思想,除了把传统观点列入外,另加入两种:一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二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①并且在教学用书中指出:三种都有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②就阅读此文体会而言,我认为最后一种说法更确切,原因如下。
一、 从本文写作背景来看,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一) 鲁迅的《朝花夕拾?小引》③对本文写作背景作了详细叙述,可见写作动机。《朝花夕拾?小引》中写到:“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从中可见当时鲁迅生活相当芜杂,心情相当苦闷。可见,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不是用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却把它作为“花”来排除眼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其次,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谈到:“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改的目的显而易见,对那段日子的生活十分眷念。在谈到儿时故乡所吃的蔬果时,《朝花夕拾?小引》中谈到:“我在久别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可见,这些内容上反映了作者对那段生活的留恋,有着美好的回忆,作为《朝花夕拾》中的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创作思路肯定也与此相符,不会偏离这一中心的,绝对没有为了战斗,为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目的。(二) 从整个鲁迅人生经历这个大背景来分析本文主题思想会有新发现。首先从鲁迅七年的三味书屋学习生活与同时期他的校外生活对比分析来看,他不会借此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众所周知,从1893年,也就是鲁迅入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第二年,祖父卷入科举舞弊案,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击之下,周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等衰败下来了。鲁迅父亲因为这一案件的牵连,不能再参加乡试了。同时,为了避免株连打击,母亲带着鲁迅和弟弟到外婆家去避难。由于家庭败落,这次去外婆家,遭到了那些势利的白眼,别人看不起他们,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这种世态炎凉,使鲁迅幼小的心灵上,第一次投下了社会人生变迁的阴影。正如他后来所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认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④再加上为了给父亲看病,鲁迅几乎每天都要到当铺去在侮蔑下接过用衣物抵换来的钱,又忙着给父亲请医生、买药等等。这些生活与在“方正、质朴”的寿镜吾老先生执鞭下的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相比较,鲁迅先生定能权衡的,他不会把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靶子瞄向那段美好生活。其次,鲁迅在写本文时,已是45岁的中年人,过了不惑之年。作为经历了无数思想交锋的,见过了众多的新旧学派的他,此时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来到辽远的厦门海边,面对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告密,说他不好,要捕拿他的现实。他有时间安静思考,那段三味书屋生活与此时现实相比,那段生活在鲁迅的心中应怀有一种相当温馨的眷念了,不可能借此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了,这符合每个人的心理特点的,鲁迅也不例外。
二、 从本文写作内容来看,三味书屋学习生活与百草园生活应是一脉相承,只是写作角度不同罢了,绝对没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对百草园生活留恋。这一块我们作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本文这一部分景色描写也是相当精彩,展现出了生活本色的另一面。众所周知,百草园的景色描写是那样有特色,三味书屋的景色描写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扇黑油的竹门”,“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样的风景,对于儿童时代的他又何尝不快乐呢?相对于百草园的景色而言,这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吗?特别是下文写道:“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没有了旧框框,旧规矩,对于鲁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道独特风景呢?如果不是这道风景独特,他又怎敢向老师去提“怪哉”之类问题呢?(二) 宽松的学习交流环境,又何等快乐。来此之前,“何曰怪哉”之类问题无处可问,因为“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到了这里,终于有了人来回答了,那是多么开心的事,多么快乐呀!这里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幼稚而又快乐的心理。至于老师没有回答,这绝不是束缚,从老师的怒色中,鲁迅知道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这种无声胜有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诊断肿瘤骨转移临床意义.doc
- SRD调速系统在节能抽油机中应用优势.doc
-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优化技术.doc
- SS6B机车加装列尾监控记录装置.doc
- SSH下新闻发布系统探究.doc
- SSR法鉴定水稻两系杂交种纯度应用及探析Ⅲ。两个形态学差异较大品种间掺杂回收试验.doc
- Stella Luna2010春夏时尚发布.doc
- Stir it up-How China’s mess of agencies and interests could drag Beijing into conflict.doc
- STM32在电子桩考中应用.doc
- STIR技术在骨挫伤中诊断作用.doc
最近下载
- 201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模拟检测:专题5_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doc VIP
- Unit6大单元教学整体单元分析课件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ppt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跨学科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docx
-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电预热安装施工工法(技术方案).pdf VIP
- 2014造口治疗师培训个案发展计划及产品册造口学校.pdf VIP
- 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制度.doc
- 2026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完美版.docx VIP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2025年兵棋章节答案.docx VIP
- 酒店工程部计件量化方案(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