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40例
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40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小儿患者采用内服法配合中药贴敷,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愈28例,显效4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好,起效快,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内服;小儿腹泻;中药贴敷肚脐;胶布固定
【中图分类号】R3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189-01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造成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采用中药内服配合贴敷治疗小儿腹泻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组40例均来自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3例,女7例: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病程均为1天~6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大便次数增多,每日4次~10余次;如蛋花汤样,或夹有食物残渣,或黄绿水样,或黄白色奶瓣样,或混溶液,或有酸腥臭味;常伴有发热,腹胀,恶心,呕吐,纳差,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1 治疗方法
1.1 内服法:苍术5g白术5g莲子6g炒扁豆10g炒山药10g茯苓10g通草2g车前子5g煨诃子6g姜厚朴5g甘草2g鸡内金10g呕吐者藿香5g佩兰5g;咳嗽加桑白皮6g紫菀6g每日一剂,水煎取汁300ml每次少量频服,伴有脱水者给予静脉补液。
1.2 中药贴敷法:将补骨脂10g,小茴香10g,丁香10g,吴茱萸10g四药单独研末为细粉,过200目筛混合均匀,装于瓶内密闭备用。取2~3g药粉用温开水调敷于肚脐处,用胶布固定,每日一换。以2次为观察疗程,至腹泻停止。
注意事项:①治疗时忌食生冷油腻之物。②可进食米粥,淡盐水等,以保护胃气。③皮肤过敏者禁贴敷。?
2 疗效分析
治疗标准:
治愈:用药4天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大便恢复正常;显效:用药2天,腹泻减少为每日1次~2次,大便基本成型;好转:腹泻次数减少至每日3次~4次,大便有食物残渣或有酸腥臭味;无效:大便形状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
3 治疗效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
赵XX,男,3岁,来我院就诊,其母代述:患儿反复腹泻6月左右,近日更甚,大便每日5~6次,泻出蛋花汤样便,夹有食物残渣,伴腹胀。时哭闹,偶呕吐。随即给予内服中药,结合中药贴敷。用药4天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大便恢复正常。?
4 体会
小儿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腹部受凉,病原微生物随玩具污染的食物,奶头,奶嘴而入口引发。临床上医生多采用口服药或注射用药等方法治疗本病,但患儿往往难以接受。笔者应用中药内服加中药贴敷治疗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比单独内服效果更佳。《医宗金鉴》曰:“泻之一证,多因脾被湿浸,土不胜水而成。”
脾主运化,既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还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都需要肾阳的温煦作用。中药贴敷因皮肤表面具有大量毛孔和汗腺管口,是药物进入人体内部的一种途径。通过药物的刺激,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恢复机体内部各脏腑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本病宜温肾健脾止泻。方中苍术,白术,莲子,扁豆健脾燥湿;恢复运化水湿功能;通草,茯苓,车前子利水,可使水湿从小肠吸收,自小便而出,此即“别开支河”;诃子收敛止泻;姜厚朴芳香醒脾;甘草调和诸药。贴敷肚脐的4味中药,其中补骨脂性辛大温,归脾胃经,温肾壮阳,涩肠止泻:小茴香祛寒止痛,理气和中;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吴茱萸散寒止痛,燥湿。以上几药合用就达到了温肾壮阳、健脾燥湿,散寒止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单位:643000 自贡市中医院药剂科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