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渠道冻胀破坏产生原因研究及如何处理.doc

对渠道冻胀破坏产生原因研究及如何处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渠道冻胀破坏产生原因研究及如何处理

对渠道冻胀破坏产生原因研究及如何处理摘 要:本文通过对某案例进行大量的技术数据分析,指出了渠道冻胀破坏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了灌区渠道运行的安全性,减少了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关键词:渠道;冻胀;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7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灌区始建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期,建成大中型泵站 38 座,小型泵站 102 座,装机容量 63567kw。总干渠 1 条,干渠 5 条,总长度 178.85km。设计流量 12m3/s, 加大流量14.40m3/s,总扬程 529m,设计灌溉面积 2.03 万hm2。 灌区之间,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无霜期较短,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据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统计表明:灌区年平均气温 8.8℃,年平均最高气温 37.4℃,年平均最低气温-27.4℃。年平均风速为 1.2m/s,最大风速 22m/s。最大冻土深度 1.1m,地表冻结期每年约 5 个月。 二、现状及破坏情况 1、湿陷性黄土渠基是产生冻胀破坏的重要因素 灌区渠道位于湿陷性黄土高原区,该区黄土主要由颗粒组成,颜色呈棕黄、灰黄或褐黄,具有大孔隙和垂直节理特征。渠基在一定渗水压力下产生湿陷而冻胀。工程自 1971 年运行以来,因湿陷冻胀破坏设施引起的工程事故比较多,平均年直接经济损失为 60万元。渠道因冻胀造成的衬砌面的变形、裂缝乃至渠道滑坡,降低了防渗作用,严重影响了渠道运行的安全性、水的利用率及工程的效益。 2、灌区渠道冻胀破坏的现状 1)、总干渠冻胀破坏情况。 经过多年对总干 57.2km渠道进行观测及试验发现,工程完好的为 36.6km,有明显裂缝的为6.5km,渠道下部隆起的有7.6km,滑坡6.5km。 2)、干渠冻胀破坏情况。经过多年对灌区白塬、 三场塬、 关川三条干渠总长 106.33km 渠道进行观测发现,遭受破坏为76.77km,占渠道全长的 72.2%。 三、 灌区渠道冻胀的特点和规律 1、不同的渠道断面形式冻胀变形的程度不同 对梯形断面渠道的冻胀数据分析发现:梯形渠道在两旁坡脚底以及坡面上部冻胀量比较小,而渠底的中位和坡面的下部冻胀量较大,坡面靠近坡脚处冻胀量最大。一般在坡面底部第一层预制块被推移跌叠,造成与第二层预制块的灰缝脱落,被冻结的基土消融后从灰缝中流出。 渠底部分中间预制块隆起,混凝土的抗剪强度不足使灰缝部位推移错位。 因此,我们将渠道断面形式由梯形渠底改为弧形渠底,观测后弧形断面冻胀变形均匀,坡面变形程度为梯水利建设形渠的 1/4,灰缝的变形是原来的1/5,渠底基本没有变形。 2、不同的防渗衬砌形式冻胀破坏程度不同 1)、砂砾垫层厚度与冻胀数据分析。在整个冻融期内混凝土块衬砌的混凝土面及基土的分层冻胀、 融化变形、 土壤水分、 冻结深度、 衬砌表面的温度等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当垫层厚度为阳坡 20cm~40cm、 阴坡 30cm~60cm 之间,每增加 15cm,冻胀就减少 1cm。当阳坡衬砌面垫层厚度为 30cm~60cm、 阴坡 40cm~80cm, 砂砾石垫层每增加 15cm,冻胀减小 0.5cm。另外,混凝土块衬砌比现浇的渠道土壤中含水量高,冻胀量大,恢复较快。 2)、采用不同的防渗抗冻衬砌结构应用实例。在灌区干渠段选择了2600m渠道共有6种不同类型分8个断面进行比较,实践证明,深挖方地段砂砾垫层具有较好的防冻胀效果,但其抗渗性能比较差,不宜在高填方渠道使用。而用砂砾垫层,再增设防渗材料,效果较好。近年来,我们采用在深挖方地段采用砂砾垫层削减冻胀,再铺设塑料布或复合土工膜,用 M10 砂浆衬砌混凝土块的渠道,防渗和防冻效果显著;在高填方区采用了原土翻夯50cm,再铺设塑料布或复合土工膜,用 2cm~4cm 砂浆垫层衬砌混凝土块的渠道运行近 4 年,没有明显的冻胀变形。 四、原因分析 1、冻融循环形成冻胀破坏 纯净水的冰点为 0℃,而地基中水由于土壤含有盐等矿物质的影响水在-3℃冻结。土壤冻结时体积约增大 9%,因而会产生冻胀。灌区每年冬灌结束在11月下旬,一般平均气温在 -5℃~-7℃之间,当渠道排空时,土壤中所含的大量水分自然地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所以,渠道基土中的水分逐渐向渠道内渗透。 但是由于温度低,混凝土表面结冰,形成了一个封闭层使土壤中的水分无法正常排出。 从而冰冻层每天以 2.5cm~4.5cm的速度向土壤深层渗漏。每年的 1 月份,冰冻层可达30cm~65cm。 2月份上旬,气温最低,冻胀层比较稳定,厚度约为 78cm~110cm。因为土壤在冻结时,水分向冻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