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德地区萤石矿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探析
广德地区萤石矿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探析摘要:断裂构造及燕山晚期岩浆期后热液活动为广德地区萤石矿的主要控矿因素。矿床形成于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主要产于硅铝质岩石以及陆缘碎屑岩中所发育的断裂构造内,仅少数矿体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硅化等近矿围岩蚀变发育。
关键词:萤石;控矿因素;成矿模式
Abstract: Fault and late Yanshan postmagmatic hydrothermal activity for the Guangde area the main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fluorite ore. The deposit form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of Yanshan, chiefly siliceous and aluminous rocks and terrestrial clastic rocks developed in fracture structure, only a few occur in carbonate formation, silicification of near-ore wallrock alteration is developed.
Key words: fluorite; ore-controlling factors; metallogenic model
中图分类号:P619.21+5
一、区域地质背景
1、地层
广德地区出露地层为:志留系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建造;泥盆系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建造;石炭系粉砂岩-泥岩-长石石英岩-灰岩建造;二叠系灰岩-硅质岩-(硅质)页岩-(粉)砂岩建造;三叠系灰岩建造;白垩系陆相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
2、构造
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部的江南地块之皖南褶断带内,横跨两个构造单元,即泾县-水东复向斜中虾子岭复背斜北东段和长兴-广德复向斜中亭子山背斜北西段。东北部位于宣郎坳陷和广德坳陷的交接部位,即北东走向的东亭-庙西-白茅岭断裂隆起的南西端;南西部位于虾子岭背斜的北东端。
褶皱构造主要包括北岑山背斜、虾子岭背斜、独山背斜等,主要形成于印支期。断裂构造以北东、北西向为主,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次之,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北东、近东西向断裂早期表现为张性兼有扭性特征,后期表现为压扭性;北西西、北西向断裂以张扭性为主。
3、岩浆岩
本区岩浆岩均属燕山期中浅成相壳幔混合型侵入岩建造,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剥蚀程度中等-浅剥蚀。岩性主要有(钾长)花岗岩、似斑状(钾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等。
脉岩较为发育,主要岩性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流纹斑岩、玄武岩、闪长玢岩等。
二、控矿因素分析
1、构造控矿
构造对萤石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断裂、裂隙构造控矿,燕山期造山运动所产生的断裂裂隙构造,为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构造环境。北东向及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是本区主要的导矿及储矿构造,控制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其余方向断裂构造控仅见有萤石矿化现象,暂未发现具有工业意义的萤石矿体。
2、地层控矿
白茅岭式热液型萤石矿产于石炭系下统高骊山组(C1g)、二叠系中统栖霞组(P2q)、二叠系中统孤峰组(P2g)、白垩系下统广德组(K1g)等沉积岩地层中,沉积建造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建造。
当萤石矿体产于栖霞组地层中时,矿体与围岩界限呈过渡关系,说明在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物质交换,栖霞组灰岩可能为矿体的形成了提供了成矿物质(Ca2+)。相比之下高骊山组、孤峰组赋矿地层仅以赋矿围岩的形式存在。
3、岩浆岩控矿
岩浆活动与萤石矿的形成有重要成因联系,演化至晚期的岩浆期后热液为成矿提供了物源及热源,对成矿作用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本区萤石矿集中分布于燕山期侵入体的内部及边缘地带,显示出岩浆岩对萤石矿的空间控制特点。
三、萤石矿时空分布规律
1、萤石矿时间产出规律
中国东南部萤石成矿年龄为70-90Ma,较岩浆岩的侵入时代晚了37-57Ma(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可见本区萤石矿形成于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即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晚期。
萤石矿赋矿地层较老,但成矿时代较新。白茅岭式萤石矿赋存于石炭-白垩系地层内,与国内萤石矿多集中分布于奥陶纪-二叠纪-中生代地层中(曹俊臣,中科院地化所)相符;但其成矿年龄则为燕山晚期。
2、萤石矿空间分布特征
广德地区萤石矿床(点)沿陈家塘断裂及邱村断裂作北东向带状展布,主要分布于以下两个区域:
(1)姚家塔-沙滩头地区
为姚家塔式萤石矿集中分布区域,矿体赋存于姚村花岗岩体内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