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播规范化语言在网络时代作用
广播规范化语言在网络时代作用摘要 进入网络化时代,广播语言随之变得丰富。一些创新性语言,不仅颠覆了以往的言语惯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广播语言的规范性。从媒体担负的教育功能讲,在互联网时代,有必要对广播语言进行规范。这样既有利于更好传承和保护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而且也会使广播语言在创新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 广播;规范化语言;网络时代;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05-02
时下,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网络语言跳出了网络范围,出现在各个角落里。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学生的作文、官方交往,甚至党政发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口头或书面交往媒介,网络语言大有盛行并蔓延之势,而且一些已经成为部分年轻人追捧、标榜的对象。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面对网络语言的泛化,作为大众媒体之一的广播,从其所担负的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意愿的表达器以及教育大众的大课堂等来讲,应该肩负起语言规范有序发展的重任。
1 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影响
网络语言在如今渗透到各个领域。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拨号上网”、 “个人主页”、“服务器”、“附件”、 “点击”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说的话语,如:“伊妹儿”、 “恐龙”、“猫”等。网络是语言的一个新载体,载体的变化往往造成语言风格或语体的变化。语体是语言的环境变体,网络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那就是网络语言。本文所指及狭义的网络语言。
网络在国外不是新生事物。上个世纪中期,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并逐步走向成熟。之后,电话、电报、书信等,逐渐趋冷。人们之间的交通和沟通更多地借助网络技术。在我国,自上个世纪下半期逐步应用并成熟起来,到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生和娱乐的一个重要阵地。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网民已经达到5.13亿人。“如此庞大的数量,对整个社会新的联通体系的构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对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又有着诸多的弊病。其表现为:
1)错别字,如“这-着”、“泥称-昵称”等;
2)拼音缩写,如“MM-妹妹”、“GG-哥哥”等;
3)英文缩写,如”PK-比拼”、“GF-女友”等;
4)字母和数字谐音,如“CU-See you(再见)”、“3X-Thanks(谢谢)”等;
5)英文单词替代,“兴奋-High”、“追星族-Fans”等;
6)中英文音译,如“Cool-酷”、 “E-mail-伊妹儿”等;
7)转变词意,如“恐龙-长相难看的女孩儿”、“菜鸟-水平不高的新人”等;
8)用方言音替代词语,像“粉-很”、“偶-我”等。
以上仅仅是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语言和传统文化冲击的部分表现。纵观网络语言,其构词方法,不符合现代汉语新词产生的规律,不仅造成认读困难,而且还使人养成运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坏习惯。有专家指出,这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对于处于启蒙教育阶段的孩子们来说,对其影响是长远的。
网络词语不仅在网上流行,而且已向日常生活蔓延。从维护中华民族语言体系的传承性和中华文化的规范性来说,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 媒体语言对社会语言的影响
尽管有人惊呼,现在进入了网络时代,平面媒体将走向衰落的同时,广播电视媒介也将被分去很大的市场份额。
在几十年前,广播极具权威性和社会亲和力。那时的人们以听广播为时尚。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受生产力和人们消费水平所限,电视还不普及。广播就成了延续几十年的“宠儿”。那时,广播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之巨大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推广普通话的速度非常快,在社会上产生的效果非常好。这之中,广播的普及和发展所带来的效应功不可没。
在广播盛行年代,广播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语言的时尚。那时,人们学说普通话,往往通过广播这一途径和渠道。即使在现在,广播语言在全社会的影响作用仍然较为明显。在如今的中央、省级媒体,一些个性鲜明的节目主持人的用语风格,甚至口头禅等,都可能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产生影响,并得到效仿。王刚主持的电视连续剧解说《夜幕下的哈尔滨》名噪一时。赵忠祥的《动物世界》家喻户晓。夏青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风靡全国。这些都是最好的例证。尽管如今的媒体主持人更多地担当了新闻访谈、采访编辑、节目主持等于一身的角色,但是媒体语言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始终没有改变,而且在新形势下有加强之势。
进入高科技时代,媒体出现多形式特征。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广播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甚至军事等,其影响也越来越大。近日,媒体报道我国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