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峰月(明)张岱.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炉峰月.(明)张岱      炉峰绝顶,复岫回峦[2],斗耸相乱[3],千丈岩陬牙横梧[4],两石不相接者丈许, 俯身下视,足震慑不提前。王文成少年曾趵而过[5],人服其胆。余叔尔蕴以毡裹体,缒 而下[6],余挟二樵子,从壑底搲而上[7],可谓痴绝。丁卯四月[8],余读书天瓦庵,午 后同二三友人登绝顶,看落照。一友曰:“少需之,俟月出去。胜期难再得,纵遇虎,亦 命也。有虎亦有道[9],夜则下山觅豚犬食耳,渠上山亦看月耶[10]?”语亦有理,四人 踞坐金简石上,是日月政望[11],日没月出,山中草木都发光怪,悄然生恐。月白路明, 相与策杖而下。行未数武[12],半山嘄呼[13],乃余苍头同山僧七八人[14],持火燎、 #19066;刀、木棍,疑余辈遇虎失路,缘山叫喊耳。余接声应,奔而上,扶掖下之。次 日,山背有人言:“昨晚更定,有火燎数十把[16],大盗百余人,过张公岭,不知出何 地?”吾辈匿笑不之语。谢灵运开山临澥[17],从者数百人,太守王琇惊骇,谓是山贼, 及知为灵运,乃安。吾辈是夜不以山贼缚献太守,亦幸矣。      注释:   [1]炉峰:江西九江的庐山香炉峰。[2]岫:峰峦、山谷。[3]斗耸:陡峭高耸。斗: 通“陡”。[4]陬(zōu)牙横梧:形容山势犬牙交错。陬:山脚。梧:抵牾。[5]王文 成:即王守仁(1472—1528),明代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趵:跳跃。[6]缒(zhuì): 用绳悬人下坠。[7]搲(wā):吴语“牵挽”的意思。[8]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 。[9]有道:这里指有常规。[10]渠:它。此处指虎。[11]政望:农历十五日。政:通 “正”。[12]武:半步。[13]嘄(jiāo):叫喊。[14]苍头:奴仆。[15]#19066;刀:插 在靴筒里的短刀。[16]火燎:火炬。[17]谢灵运:南朝宋文学家。“尝自始宁南山,伐木 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 (《宋书.谢灵运传》)澥(xiè):海。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五。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友人登上炉峰绝顶看月的奇险经历。 炉峰不仅山势高绝,而且有遇虎的危险,作者等人置身此地看月,觉得“山中草木都发光 怪,悄然生恐”,这显然不同于在西湖看月时的闲雅心境。结尾借外人的传言,类比谢灵 运被误作山贼的事,又使全文增添了几分幽默、风趣的色彩。全文短小而有波折,富有情 趣。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