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1],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2]。夫 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3],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 [4],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5],每一接见病若夏畦 [6],其为桎梏,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 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 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7]。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 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8],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9],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10]。 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11],兼善 名理[12],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13],故常下榻待之[14]。又以 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 [15]。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16]?故聊寄傲以毕 余年[17]。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18],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 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 陵故事[19]。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 以贻同好[21]。         注释:   [1]旅寓留者:时作者任南京翰林院孔目。永乐十九年(1421),改京师为南京,北 京为京师,南京因称留都。[2]轩冕:乘轩服冕,借指显贵。[3]牵曳:牵引,牵掣。[4] 吴中:今苏州。[5]绦笼:喻束缚。绦:系鸟足之丝绳。[6]病若夏畦:《孟子.滕文公 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谓强为媚悦之颜,其累甚于夏日在菜地劳作。畦,灌 园,浇水。[7]自贻伊戚:犹言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贻:通“遗”,留下。伊,是, 此。戚,通“慼”,忧苦。[8]建康:即南京。[9]与内庭埒:明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仍设 有一套与北京相似之官僚机构,官吏品秩亦同,但少实权,故下文称事简乏权。内庭,宫 禁之内,指朝延。埒,相等。[10]闲局:闲散无事之官署。[11]笔札:指创作诗文。[12] 名理:魏晋人士尚清谈,称辨析名称事理为名理。何良俊精熟《世说新语》,尝仿其体, 作《皇明世说新语》。[13]知其音调:良俊爱好戏曲,精通音律,为明代著名戏曲批评 家。[14]下榻:接待宾客。《后汉书.徐穉传》:“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穉来特设一榻, 去则县之。”[15]牾:抵触。[16]勃窣:匍匐而行。司马相如《子虚赋》:“媻珊勃窣, 上乎金堤。”又,吴地方言,体短步涩曰勃窣。[17]寄傲:寄托傲世之志。[18]“吾家” 句:何点子字晳,齐梁时人。《梁史》本传云:“容貌方雅,博通群书,善谈论。家本甲 族,亲姻多贵仕。点虽不入城府,而遨游人世,不簪不带,或驾柴车,蹑草 ,恣心所 适,致醉而归,士大夫多慕从之。时人号为通稳。”真素通美:谓资质通脱美好。率到: 真率,纵瓷。狎:戏谑。箕踞:傲慢不敬之態。柴车:弊恶之车。通隐:谓出处皆可隐 遁,不拘泥於一端。[19]秣陵:今南京,六朝故都。[20]云孙:犹远孙。孙之子,一世为 曾孙,二孙为玄孙,三世为来孙,四世为昆孙,五世为仍孙,六世为云孙。[21]贻同好: 赠送志同道合者。其诗云:“不论泽国与神京,心远从自地自清。刘伶到处便埋骨,陶潜 去留不吝情。试言东海滩头鹤,讵胜秦淮树底莺?招隐劳君频怅望,移文元在秣陵城。”         何良俊(1506—1573),字元郎,号柘湖,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喜靖中,以岁项 生入国学,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弃去,适倭扰海上,留金陵数年,复移居苏州,与文徴 明等游。年七十始归故里。良俊少而笃学,与弟良傅并有才名,时人比之二陆。家藏图书 四万卷,涉猎殆遍。又通音律,自度乐曲。有《何翰林集》。   何良俊性格通脱任诞,有晋代士夫之风。文章简淡有味,仿《世说新语》之词。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