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护理.docVIP

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护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护理

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观察及护理(海南省农垦那大医院 海南 儋州5717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术后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通过对8例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患者进行观察,了解本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经过及时补液、输血、升压及对症处理后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结论:及时观察、发现、及早处理是心血管病介入术致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的正确原则。 【关键词】心血管病介入术;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47-01 近年来以心导管为基础的心血管介入性诊断及治疗飞速发展,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比例也日益上升[1],已占据心血管内科诊疗工作的50%以上。但介入治疗所致的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极危险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2]。作者对8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状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011年5月本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ry interventional therapy,PCI) ,有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术97例患者中发生反射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状态8例,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2~68岁,平均52岁。病人均有头晕,恶心,全身冷汗,心率迅速减慢,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等低血压休克症状,但意识清晰。 1.1 临床表现:血压下降低于正常范围,心率减慢(40~55次/min),伴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恶心、呕吐等休克症状[3]。5例意识清楚,3例意识一过性丧失。 1.2 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时间:4例发生于拔出动脉鞘管20min内,3例发生于刚转回病房时,1例发生于术后1h内、砂袋压迫穿刺点止血的过程中。 1.3 结果:8例患者均在心电监护、护士密切观察下发现,立即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吸氧,停用硝酸甘油,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注多巴胺10~20mg,继而给予右旋醣酐40快速静滴,直至血压稳定,心率明显减慢者,立即给予阿托品1~2mg静注,对于足背动脉搏动不良者,调整砂袋重量。8例患者经抢救后30~90min内生命体征完全恢复正常。8例中无其它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 2 护理 3.1 迷走神经反射发生:心血管病介入检查与治疗所致的心率减慢、低血压状态是一种发生迅速,易引发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其原因与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等不良心理、动脉鞘和局部按压、疼痛、饥饿和血容量改变、尿潴留等有关。本组8例病人中有6例出现上述症状。而神经源性休克,其主要特征是血压降低的同时心率无明显减慢,有时反而增快。本组中有3例出现以上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的低血压状态[4]。 3.2 做好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前可以适当使用利多卡因局麻。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压、心率及术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并与健侧进行对比。拔管时出现心率突然变慢、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可立即从静脉鞘快速给药及补液,拔管后用绷带包扎,并用1kg砂袋压迫切口止血,1~2小时内应多观察病情,以便及时发现如亚急性心包填塞、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护士要有心理准备,备好备足急救品,如多巴胺、阿托品和血浆代用品。 3.3 防治尿潴留: 术后患者需卧床12~24h,并限制术侧肢体活动,有些患者不习惯床上排尿而致尿潴留,致使膀胱过度充盈、扩张,刺激压力感受器兴奋,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因此应积极防治尿潴留。术后1h应鼓励患者进食流质及饮水,一般最初6~8h内饮水1 000~2000ml,既可防止发生低血糖和液体量不足,又可促进造影剂的排泄[5]。 综上所述,心血管介入术致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一种少见且较危险的并发症[6],但一旦发生,进展迅速,抢救不及时,后果极为严重。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注重患者的主动参与和健康知识获取,使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有所了解,提高其主动配合能力,增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术中保证有效静脉通路,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注意休息,降低心肌耗氧,加强营养支持。术后根据情况适当缩短卧床时间,减少体位不适及尿潴留等诱因。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应提高认识重视介入前后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江时森,陈锐华,宫剑滨等. 老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体会[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 16(3): 194-196. [2] 魏美秀,宁忠平. 心血管病介入术并发急性低血压的特点与急救.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