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忆《中国青年》老作者田家英
忆《中国青年》老作者田家英去年春夜,我含着眼泪读着田家英的夫人董边同志赠我的《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这本广为流传的回忆录,一桩桩的往事又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禁不住也想写篇文章来纪念《中国青年》的老作者、青年的良师益友田家英。
1950年初,我到《中国青年》编辑部工作不久,老社长杨述同志即派我到田家英同志处约稿。田家英,我早已闻名,在我的想像中,这一定是位年纪较大、不苟言笑的学者,哪知见面后却发现他年纪还不到30岁,神采奕奕,风度翩翩,而态度很随和。我还没有讲完来意,他便问:“听你的0音,你是四川人吧?”我点头称是。他又问:“是四川哪个地方?”“成都。”“啊!我们是同乡,我也是成都人。你家住在成都哪里?”“成都东北部的狮子巷。”“哎呀!我们是街邻,我家在方正街。你记不记得,方正街和狮子巷交界的街口,也就是簾官公所那条街的北口,有个中药铺,我就在那药铺里当过学徒。”我惊讶这样一位有名的理论家,毛主席的政治秘书,是小学徒出身。我说,我常到那个药铺去买药,多半见过您。他也很兴奋,继续问我在成都上过哪些学校。我告诉他,我上的小学是省立北城小学,中学上过成都县立中学。我话音刚落,他又叫了起来:“太巧啦!我上的也是这两个学校,我们还是先后同学啊!”
他对我更热情更亲切了,我也更不感到拘束。回到编辑部,我向杨述同志讲了这情况,杨述同志也很高兴,说:“他那里以后就由你联系,你要多向他请教。”
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
家英同志把他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研究、宣传毛泽东思想,他对青年工作、青年的影响,首先也是在这个方面。解放初期,他多次到中央团校讲党史,讲毛泽东思想,讲得很系统,有很多独到精辟之见,学员们反应强烈。每听到他要去讲课,好些团中央的干部都要去旁听,没有机会去,也要借听课笔记来看。他从在延安时起,就开始研读毛泽东的著作,曾把书中的论述按专题作了摘录,剪贴在一本本的土纸簿上。这是我国第一部毛泽东著作专题摘录,大有助于学习毛泽东思想。我初次在他的案头看到这几大本摘录,爱不释手。以后,杨述同志就要我把这几本摘录借来,交中国青年出版社印成内部读物,供团中央机关干部、编辑人员学习。1950年,家英同志以这专题摘录为据,拟为《学习》杂志写一系列阐述毛泽东思想的文章,头两篇文章发表后,我们曾要求他把这批文章分几篇给《中国青年》刊载,他说已经答应了《学习》杂志,不好失约,而且那样理论性较强的文章不一定适合青年。他建议我们杂志另行写些较深入浅出、简明易懂的文章。根据他的意见,《中国青年》曾按专题陆续组织了文章来分别介绍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如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自我批评,理论联系实际,掌握阶级观点,等等,这对促进青年确立革命人生观、培养优良的思想作风,起了积极的作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在广大干部和青年中日益高涨,1950年5月,党中央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同志亲自选订了文章,注释工作则由家英同志主要负责。那些时期,我每到他那里,都看见他在专心致志地搞注释,为此常开夜车,把0睛都熬红了。
1951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问世,举国上下都在如饥似渴地学习,而注释也深得好评。在一次学习报告会上,邓拓同志就说:“注释工作是田家英同志主持的,写得很好,值得珍贵,要好好看。”从《毛选》第一卷到第三卷出版,《中国青年》发表社论或文章进行宣传,事前都要听取他的意见。1960年国庆11周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了,他亲自指导在他身边工作的逄先知同志为《中国青年》撰写了《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伟大纪录》的长文,对这部选集详作介绍。文章既阐明了我们党在解放战争中所实施的英明的战略和策略,分析了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关键原因,还指出了人民民主革命彻底胜利后为何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青年们读了这篇文章后,都深受启发。家英同志对帮助干部和青年学习毛泽东思想,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他还感到自己尚有未尽之责。1964年,他又向党中央建议,编辑《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和乙种本,分别供一般干部和青年学习。这建议被批准后,他即主持了编选工作。
《中国青年》从1948年底复刊起,就注意刊登革命先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事迹。1952年,李锐同志撰写了《毛泽东同志的早期革命活动》的传记性著作,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记述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组织新民学会等活动;第二部分是“五四”运动前后从事革命的情况;第三部分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而斗争;第四部分是在湖南领导初期工人运动。书中所引用的资料有毛泽东的手迹、笔记、记录和有关革命烈士的日记、信札、文章,以及其他革命前辈、著名人士的谈话等,全书内容丰富而真切。李锐同志与家英同志是莫逆之交,就是经过家英同志的推荐,《中国青年》从1953年第14期起,将该书加以连载。每期发稿前,家英同志都要作最后的推敲、审改。这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