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的分布微设计光明中学邹海兰课题:降水的分布课型:新授课.DOC

降水的分布微设计光明中学邹海兰课题:降水的分布课型:新授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水的分布微设计光明中学邹海兰课题:降水的分布课型:新授课

《降水的分布》微设计 光明中学 邹海兰 课题:降水的分布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目标: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来判断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掌握读图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前精心备好微教案、微课件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 ① 熟悉世界轮廓图 ② 记住图上的几条重要的纬线 ③ 知道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来判断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掌握读图的方法。 二、出示学习准备: ① 熟悉世界轮廓图 ② 记住图上的几条重要的纬线 ③ 知道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说明:以上的三点知识都是前面已经学过的,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复习世界轮廓图主要是了解七大洲的位置;还有记住五条重要的纬线是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还有低纬度的范围是0°——30°,中纬度的范围是30°—— 60°,高纬度的范围是60°—— 90°。) 三、出示读图方法: “直观法” 步骤1:看图例 步骤2:看图上不同地区颜色的情况 步骤3:定位图上某区域的颜色,再结合图例的颜色,总结出降水的分布规律。 四、判读过程: (出示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步骤1:看图例 根据图例的颜色判断,由橙色到黄色、紫色、天蓝色、再到深蓝色,降水是由少到多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深蓝色表示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步骤2:看图上不同地区颜色的情况 用直观的方法观察上图得出:赤道附近的颜色主要是深蓝色和天蓝色;而中纬度地区有天蓝色、紫色、黄色和橙色;而两极地区有黄色和橙色。 步骤3:结合图上颜色与图例的颜色总结降水的分布规律 读图,结合课本61页活动题的三个问题进行分析: 赤道附近各地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000毫米以上)两极地区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下?(500毫米以下) 首先定位到赤道附近区域,引导观察赤道附近的颜色大多是深蓝色,再对比图例的颜色知道赤道附近降水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 再看到南极和北极地区的颜色分别是黄色和橙色居多,对比图例颜色可知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 由此知道,赤道附近降水较多,两极地区降水较少。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1000毫米以上) 大陆西岸的年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200毫米以下) 快速定位到南北回归线附近,任意选取一个大陆分析其东西两岸的降水情况可知其规律。现在以南美洲大陆为例,如下图所示: 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大陆的地方,大陆东岸主要是天蓝色,对比图例颜色知道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大陆西岸主要是橙色,再对比图例颜色知道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 由此知道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再用此规律去验证回归线穿过的其他大陆的东西两岸降水情况,看看此规律是否合理。 3.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量有什么区别?(沿海降水比内陆多,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定位在中纬度地区,以中纬度的亚欧大陆为例(如上图所示),观察大陆东西两岸的沿海地区主要是紫色和天蓝色,对比图例知道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而内陆地区的颜色主要是橙色和黄色,再对比图例知道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由此推出沿海降水比内陆多,并且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点。 (出示山地对降水的影响图)如下图所示 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沿着山坡爬升,到达半山腰时水汽上升遇冷成云致雨,所以在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而在背风坡干冷空气下沉不容易形成降水,所以降水较少。 因此,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总结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1.赤道附近降水多; 2.两极地区降水少; 3.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5.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五、考点应用: 【例1】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解析:此题既考查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又考查成因: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受纬度位置影响较明显的是赤道附近和两极地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其它地区受纬度因素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因此世界年降水量并非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更不会逐渐增多。在南北回归线大陆东岸夏季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例2】图上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③处是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蒸发旺盛,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而①处是高原地区;②处是沙漠地区;④处是内陆地区,这三处都是降水较少的地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