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的活性与载体的碱性.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催化剂的活性与载体的碱性

沉淀法 主要包括共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沉积沉淀法、均匀沉淀法、水解沉淀法、络合物分解法等 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催化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成本低、对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精确控制化学组成,容易制成多种成分均一的超微粉末,容易控制颗粒的形状及粒度等优点。 浸渍法 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 主、助催化剂组分) 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 浸渍法根据浸渍方式和所用溶液量又可以分为多种。在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 中常用的有过量浸渍、等体积浸渍、浸渍沉淀法等 浸渍法制备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负载组分分布均匀,贵金属钌用量少、利用率高,制取低含量钌的催化剂具有高性价比的特点,是目前钌催化剂制备最常用和最简单的制备方法之一。 5 反应条件对钌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反应温度 对于氨合成反应,从动力学方面考虑,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氨合成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从热力学方面考虑,温度高,平衡常数小,则平衡氨浓度低,故高温不利于氨的生成,而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氨生成的方向移动。因此综合考虑动力学和热力学因素,存在一个最佳的反应温度,而这个温度是由催化剂的性能决定的。 由图中可以看出,催化剂活性随压力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氨合成反应是个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低温高压有利于氨的生成。因此,无论从动力学还是热力学方面考虑,增加压力均有利于氨的生成。但压力过大时,压缩气体能耗增大,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操作压力由经济因素确定。 (2)反应压力 空速低,反应气与催化剂接触时间长,出口生成物的浓度就高;空速高,反应气与催化剂接触时间短,出口生成物的浓度相应就低,但产量是随空速增加而增大的。同时,随着空速增大,不同催化剂活性差别增加。因此高活性的钌催化剂在高空速下使用更能发挥其优势。 (3)空速对钌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4)氢氮比对钌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在空速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最佳氢氮比随反应温度而异 当空速较高或反应温度较低时,氢氮比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更加明显 四. 回顾与展望 钌基催化剂的推出是氨合成催化剂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因钌价贵物稀、活性炭机械强度差、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故从长远看,应利用钌基催化剂的成功经验,采用浸渍法,探索新的活性组分、新的助剂与载体,研制出具有优良性能的钌基或非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是其发展方向。 关于钌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报告 日期:2013.04 汇报人: 谢洪燕 一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二 影响钌催化剂的因素 三 发展优势与劣势 1.钌的母体化合物 2.载体 3.促进剂 4.制备方法 5反应条件 一. 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合成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化学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合成氨也是一个大吨位、高能耗、低效益的产业。合成氨工业需要较低温度和压力下具有较高活性的催化剂。 90多年来,世界各国从未停止过合成氨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高温下已达90%以上,接近平衡氨浓度(因压力而异)。但是,工业合成氨的单程转化率只有15%-25%,大部分气体需要循环,从而增加了动力消耗,为了提高单程转化率,也只有降低反应温度才有可能。因此,合成氨催化剂研究总的发展趋势,就是开发低温高活性的新型催化剂,降低反应温度,提高氨的平衡转化率和单程转化率或实现低压合成氨。 对氨反应的分析 N2 + 3H2 = 2NH3 ?H<0 特点:可逆、放热、缩体反应 热力学上要达到或接近平衡转化率,应在较低 温度和较高压力下进行。低温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但是降低反应的速率;高压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而改变反应速率,所以寻求合适的氨合成催化剂对氨工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 20世纪30年代 1992年 Harber和Mittasch等开发成功了铁基合成氨催化剂 Zenghelis和Stathis首次报道了钌的合成氨催化活性,但在当时钌的催化活性不如铁。直到1972年,Aika等发现,以钌为活性组分、以金属钾为促进剂、以活性碳为载体的催化剂对合成氨有很高的活性,其活化能达到69.1kJ/mol,从而开创了钌催化剂研究的先河 第一个无铁的氨合成催化剂由凯洛格公司(现KBR公司)应用于其KAAP(Kellogg氨合成生产工艺)工艺中。这种钌催化剂以一种石墨化的碳作为载体,据称其活性是传统熔铁催化剂的10~20倍。 氨合成催化剂的发展 催化剂 无催化剂 铁催化剂 钌催化剂 活化能 约335KJ/mmol 生成氮化物126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