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立骞 舞动阳光下青春
李立骞 舞动阳光下青春“从专业到业余辅导,只有从观念上转变,勇于创新,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
2012年6月6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六届八桂群星奖决赛上,由梧州市群众艺术馆选送的舞蹈《女·驸马》一举夺得金奖。这是广西群众文化艺术方面的政府最高奖。
《女·驸马》是在粤剧经典剧目《女驸马》的基础上创编的,通过戏曲与舞蹈相结合,将戏曲的形与神融入舞蹈语境当中,从而把粤剧的韵味表现得恰到好处。
38岁的李立骞就是《女·驸马》的编导之一。四年前,他告别了广西歌舞团,来到梧州市群众艺术馆担任文艺部副主任。短短几年,他不但顺利完成了由专业舞者到“全能”群文工作者的华丽转变,获得“全区优秀辅导员”的称号,同时将这个蓬勃向上的群体的奉献精神融入血液。
他讲起《女·驸马》背后的故事:“《女·驸马》中的一位主演是我们部室的李梅娜主任,在跳这个舞的时候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她一边服药一边坚持锻炼,从未间断。另一位演员罗滢,丈夫在南宁工作,每个礼拜只能靠双休日的时间相聚。但是我们排练几乎将周末全部占去,她应该有几个月没见过他丈夫了。”
至于李立骞本人,两个多月的排练,他几乎每天都早晨7点多到单位,晚上11点半左右才回家,刚刚十个月大的女儿全靠妻子一个人辛苦照顾。
“我懂她的辛苦,但是工作忙,也是分身乏术啊!”
专业舞者的“尴尬”
2008年6月,初夏的早晨清新而明媚。
在从南宁到梧州的K9326次列车上,34岁的李立骞望向车窗外怡人的风景,渐渐陷入了对人生新开端的凝思中。这次回到老家梧州,皆因工作变动。从广西歌舞剧院到梧州市群众艺术馆,他意识到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他的嘴角浮起一抹轻快的微笑。
踏入艺术的大门,完全是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在李立骞12岁那年,广西艺术学院来到梧州招生,身材,外形以及天生拥有艺术灵气的他被选中。经过层层筛选,他在全广西一万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被录取的30名佼佼者之一。
“我当时还不知道舞蹈是什么概念,还以为就是扭扭迪斯科呢。”李立骞笑道,“后来才发现,学习舞蹈并非如此简单。”
由于在舞蹈艺术方面的天赋异禀,在艺术学院附中的五年读书期间,李立骞成绩优异,最终以三门专业课第一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了当年颇负盛名的“皇家歌舞团”——广西歌舞团。从1992年到2008年,整整16年,在那个舞蹈队工作,担任主要舞蹈演员。
工作头两年,据李立骞回忆,广西歌舞团正处于其最低潮的时候,“一年也没有几场演出”。每个月不到一百块的工资,除去订书报等费用,拿到手的就是几十块。生活实在困难的那几年,他和同事一边工作,一边在歌舞厅、酒吧或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做伴舞,跑场,有那么一点点补助,比工资多一点。
雄心勃勃想去干一番事业,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李立骞形容那段时期:理想从天堂坠落地狱。同事纷纷另谋生路,他也有过更好的选择,但是,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却使他最终坚持下来。
1996年之后,歌舞团状况渐渐开始有了起色,各种演出和比赛也相继而来。一时间,李立骞重新在舞台上昭示了他的魅力。
他不但获得了国内、区内以及市内舞蹈比赛多项大奖,还多次赴日本、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访问演出,进入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表演,在中央电视台,昆明世博会等留下舞姿。2001年,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汇演中获表现突出奖,全区音乐舞蹈比赛获个人表演银奖、铜奖。
“在歌舞团的经历让我积累了很多有关舞台艺术方面的宝贵经验,也提升了我的表演、编导等能力。”李立骞说。因此,他来到梧州市群众艺术馆后,“我本来觉得从专业到业余的辅导应该是很简单,结果工作以后发现自己完全想错了。”
这位久经“艺术战场”的资深舞蹈演员遇到了他意想不到的“尴尬”局面。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辅导梧州市的某机关单位的人员编排一支舞蹈。辅导对象的年龄平均在四五十岁,没有任何舞蹈基础。
“很困难,怎么教都教不会。”李立骞说。当时的他想不明白,专业里面很简单的动作,以前他辅导专业演员的时候,说一遍就懂,可当时教十几遍他们都跳不出一个动作。”
“当时我就抓头了。”他开始思考,问题在哪里呢?“这就是专业和业余本质上的区别。其实他们都很有热情,特爱表演,但却受制于自己的身体条件。那时候我就开始想,这样行不通,必须去针对这个群体去编导一些更符合他们的作品,会更加事半功倍吧。”
“从编导的角度来说,就是找简单,有亮点的动作给他们跳。民族舞的动作简化,他们是能接受的,伴舞就在队形方面来丰富,动作方面简化。”
“只有从观念上转变,勇于创新,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李立骞笑着说。
为艺术梦想插上翅膀
李立骞说,群众文化事业为他自身的表演生涯推开了一扇大门,让他涉及到除舞蹈专业之外的艺术领域,短短的四年期间,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