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太铁路及沿线城市近代化-1907-1937
正太铁路及沿线城市近代化:1907-1937摘要:清末民初,随着正太铁路的通车,一条沟通山西与河北的近代化交通运输线路随之建立。铁路的兴起对沿线各地,尤其是对太原、榆次、阳泉、石家庄四地,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太铁路在促进沿线城市向近代转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正太铁路;商业;工业;城市近代化
铁路是城市形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正太铁路,就是一条对于近代城市发展历程具有深远影响的铁路。自1907年竣工通车以来,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山西与河北乃至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而且从时间上缩短了沿线各个城市的近代化历程。作为铁路沿线的四个节点——太原、榆次、阳泉、石家庄,无一不充分证明了铁路对城市近代化的积极意义。
一、铁路与商业
铁路运输业的进步与完善,缩短了区域间的空间距离,也使得地区间经济联系的成本降低。伴随铁路而来的大量人流和物流,为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正太铁路修筑完成后,沿线四个城市的商业首先迈入了近代的大门。
首先,铁路的修筑,使农矿产品的商品率提高,商品结构随之调整。在铁路修筑之前,这些地方农业资源丰富,但因为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这些地方所出产的粮食多用于自足,经济作物则用于出售。各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多用土法开采,产量低。再加上交通不便,商品流通的范围有限,农矿产品的商品率不高;商品结构中,日用消费品占据很大比例。正太铁路的修筑极大提高了沿线各地的商品率,使得商品结构多元化。一方面,农产品的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另一方面,大量洋货涌入,在商品结构中占有一定比例。以太原为例,铁路通车后,太原“出口或以杂粮、生铁、汾酒为大宗。” 从太原出口货物的构成看,粮食为出口的大宗,说明了粮食的商品率提高。辛亥革命前,山西的产棉区集中在河东一带,由于轻纺业的带动,“人民争趋其利,广种棉花,几由每年连麦全不种的,” 农产品种植结构的改变可略见一斑。
其次,正太铁路的修筑,使得各地的商业类型更为丰富。所以根据铁路运输的最基本功能运送货物和旅客而言,货物的存放和旅客的投宿增多之后,最先兴起的商业类行应属货栈转运业和客栈餐饮业。
二、铁路与工业
正太铁路线上,大中型车站的设立,为以车站为中心的近代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前提条件。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及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靠同一条铁路连接的这四个站点周围却兴起了不同导向的近代工业类型。按各地起步时的近代工业类型划分,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城市——榆次
如前所述,正太铁路兴起后,经由榆次站转运的货物,主要以粮食和棉花为主。所以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首先为这两个行业的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晋华纺织厂的成立,使榆次的近代工业得以起步。1917年,三个商人资本家和一个榆次官僚地主结合起来,在榆次火车站南侧购置地皮,厂房等基础设施,1923年竣工后,该厂生产的棉纱、棉线和棉花绒毯等货物在榆次站装车,运销于正太铁路沿线各地。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该厂在榆次车站附近选址设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榆次在太原东南五十余里,为晋南北官道,由正太路,东至石家庄,不过数钟点。”从榆次站附近早期形成的工业的类型看,轻工业占据着主导地位。
(二)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市——阳泉
“山西阳泉产红煤,质脆耐燃,无烟。” 可以不夸张的说,正太铁路的筹建就是看重了沿线各地特别是阳泉的煤铁资源。阳泉的近代工业便起步于以开发煤铁资源为主保晋公司和保晋铁厂。1907年正太铁路全线通车,保晋公司也于是年成立,1916年,保晋公司总公司迁往阳泉火车站附近。其主要业务就是生产和销售煤炭。同一年,保晋铁厂将厂址选在距火车站不远的今阳泉桃河北岸的平潭垴村,该厂产品除生铁外,还有锅炉、水泵、高车等,产品经正太铁路销往各地。毫无疑问,阳泉站附近出现的早期以煤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类型,呈现出以重工业为导向的特征。
(三)综合发展的工业城市——太原和石家庄
正太铁路通车后,太原和石家庄作为两大起始站点所在地,其周围的工业发展所受影响是非常突出的。在铁路枢纽的强烈带动下,我们发现,二者在走向近代工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特点即综合发展。
正太铁路修筑前,太原虽是省会,但工商业并不繁荣。传统的手工业多年的历史积淀使它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太铁路竣工后,优越的运输销售条件,促使太原的传统手工业走向近代工业化道路。出现了太原新记面粉厂、山西平民纺织厂等近代工业,除轻工业蓬勃发展外,太原的重工业同样以铁路为依托得到了重大发展。如东、西山煤矿。如果说太原的工业发展是建立在一定手工业基础上形成的,那么,石家庄则是直接从农业城市过渡而来的。
在1902年以前,石家庄还是一个小村落。1902年芦(京)汉铁路在此设站。此地虽有发展但并不繁盛。直到1907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37903-2019 数控压力机可靠性评定方法.pdf
- SL 274-20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ocx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VIP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 bosch博世 GBH 5-38 X GBH 5-38 D 使用说明书.pdf
- 最新版入团志愿书模板.pdf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标准 .pdf VIP
- 国内某600MW机组双烟道直流炉省煤器旁路特性研究.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pptx VIP
-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