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特点探究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特点探究【摘 要】通过对包头市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调查结果,分析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促进流动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 键 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流动人口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138-02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学校教育的依托和基础,良好的家庭环境会给儿童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从而促进其积极的学校生活;而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
包头市是内蒙古西部最大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包头,这些外来人口中以农民工为主体。与此同时,随父母迁入的流动儿童也不断增多,成为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适龄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城市基础教育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些适龄流动儿童能否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流动家庭的特殊性会给儿童带来哪些影响,这些是流动儿童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家庭教育资源的视角,发现和探索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希望借教育的力量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为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资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收集数据,选取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昆区、青山区、东河区流动儿童比较集中的学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对象为学生340份,家长问卷312份,教师25份。学生问卷现场施测,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去,次日统一收回。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1. 家庭经济收入偏低,基本生活消费的支出占较大比例。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水平偏低。家庭月总收入不到2000元的达到55.4%,1000元以下的占17.9%,与之相反,月消费1000元以上的就占50%左右。两个及以上子女数的家庭占66.2%。在其消费结构中,绝大多数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入不敷出。家庭的收入是一家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影响非常之大。流动家庭较低的经济水平决定了这类家庭在用于子女的教育投资上捉襟见肘。主要用于维持生活的必须开销和每年必须缴纳的学杂费、书本参考资料费和校服费等,对儿童智力开发、兴趣培养和课外素质拓展系列的投资相对较少。
2. 居住环境较差,学习环境不理想。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条件普遍较差。调查显示,大多数流动家庭在城市是以租房为主,住房面积比较拥挤,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米的占48.7%;将近一半的儿童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只有21.9%的流动家庭有电脑,为了节省开支,一些家庭是劳动经营场所和生活区混居,环境混乱嘈杂,不能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环境;一半以上家庭课外书籍在5本以下,访谈中发现有些家庭除了孩子学习的课本参考书和课外读物,大人阅读的书几乎没有。在调查家长是否检查孩子的作业时,68%的家长只是在老师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才检查,还有22%的家长从不检查。
3. 流动人口文化水平和职业层次偏低。流动人口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有57.2%的母亲是小学毕业。这种偏低的文化程度决定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从事的职业层次也偏低,多是简单的以体力劳动为主,大多集中在建筑、装修和服务行业,职业随意性和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环境;有的占用子女学习时间过多。还有一部分流动人口长期没有正当职业,而是靠赌博和偷窃为生,他们的举止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特别是母亲文化程度和修养,对子女教育方式有深远的影响。[1][2]流动人口偏低的文化程度会对其儿童观、教育观、教育能力方法等产生重要影响。父辈的职业层次对子辈的教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布劳和邓肯的研究,父亲职业对子辈的教育有影响,父亲职业与子女教育的获得成正相关,父亲职业越高,其子女越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而流动人口的职业状况却不容乐观。[3]
4. 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和低关注。调查显示,流动人口的学历层次和职业层次虽然偏低,生活很艰辛,所以大多数流动人口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父母,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他们对自己子女的文化程度和未来的职业选择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70.1%的父母期望子女能上大学,并且能获得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希望孩子初中就毕业的家长只有2%人。与对孩子的高期望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的具体成长指导和学习指导方面却疏于管理。很多父母由于劳动时间相对较长,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有限,即使与孩子在一起,也缺乏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沟通内容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