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预防护理对策.doc

浅议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预防护理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预防护理对策

浅议产后出血原因研究及预防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9-0190-01 【摘要】: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49例产后出血患者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因素有关。以子宫收缩乏力多见。结论:做好孕产期宣教、重视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产程监护、熟练掌握助产技术、加强产后监护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查明产后出血原因、正确评估出血量、对休克患者及时诊断、监测及抢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产后出血 原因分析 预防护理对策 胎儿出生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 一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住院分娩产妇1586例,发生产后出血36例,发生率2.26%,另有13例由下级医院转入我院,产妇年龄19~40岁。经阴道分娩31例,剖宫产18例。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100%。 二 原因分析 2.1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约占产后出血总数70%~75%。常见因素有产妇精神高度紧张、体质虚弱、镇静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产程过长,体力消耗过多;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如巨大儿、多产、子宫肌肉发育不良等。 2.2 由于胎盘问题而引起的出血。胎盘滞留、粘连残留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剥离面血窦开放出血。 2.3 分娩过程中产道裂伤也可发生大量出血,巨大儿分娩、急产、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发现软产道损伤时,均可发生产后出血。 2 .4 产妇本人的凝血功能障碍。 2.5 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 三 预防护理对策 3.1 产前护理:做好孕妇心理护理工作,让产妇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接受分娩。鼓励产妇产前充分利用时间休息和进食,避免处于疲劳状态。 3.2 产时护理:加强产程监护,实行一对一全程陪护并进行心理疏导,并允许家属陪伴,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正确处理三个产程,产后2小时内严密监测出血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3 抢救护理 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可留置针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流量4~6L/分,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耐心听取病人的叙述,给予心理支持。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4 针对原因处理; 3.4.1 对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加强宫缩最有效的方法是按摩子宫,凡产程长者,在胎盘娩出后应立即按摩子宫,为常用的有效方法;子宫收缩药物的应用,在胎儿胎肩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10U肌注,有产后出血可能者还应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也可在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卡前列甲酯1mg舌下含服。或发生产后大出血时行阴道或直肠给药亦有良好效果。对于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可有效减少子宫切除手术,效果满意。 3.4.2 胎盘粘连或滞留可行手取胎盘术。部分胎盘残留不能徒手取出时,可用大刮匙刮取残留组织,胎盘植入者应及时手术。 3.4.3 对于产道裂伤引起的大出血,及时缝合是最有效的措施,缝合时应注意不留死腔。 3.4.4 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应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 四 结果 对本组病例产后出血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子宫收缩乏力36例,占73.5%,胎盘因素10例,占20.4%,软产道损伤3例,占6.1%,均得到正确诊断和处理,100%治愈出院。 五 讨论 产后出血的三大主要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主因。产后出血的发生是复杂的,常常是一项或多项原因所致。针对高危因素做好孕期指导、加强产程监护、消除不利因素、熟练掌握助产技术、 加强产后观察、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应及时建立静脉通道,以备抢救。产后2小时内严密监测出血量,正确估计出血量、快速诊断出血原因,针对出血的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4-227. [2] 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3] 马桂荣,王志龙.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6):647-649.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