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初探元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研究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初探元
阴周亚男元元 渊 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 上海 200021冤
:
要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 西医的病 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
、 ”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 以 到国际
型 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 公
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 以显现中医药的优势。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临床
疗效评价需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中
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病证结合 中医药 疗效评价
doi: 10.3969/j .issn.1674-3849.2012.02.014
医学体系交叉融合的切入点[1] 。病证结合作为中西医
、
一 病证结合模式
结合的一种医学模式,正在被广泛地关注和研究。
“病”是以西医学的病理学内容为核心的疾病分
二、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现状及缺陷
类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诊断模式。中医的“证”是
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 中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今面临着挑战
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应了疾 但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且愈来愈受到重视,究其原
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是以病机 因是其临床疗效的存在,这也是中医学存在的前提,
为核心的疾病分类体系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诊断模 也是中医学面向未来、向前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之一[2] 。
式。“病”、“证”是两种医学的核心内容,是不同思维 传统的临床评价多以中医专家和医师在临证实
通过西医的 ,疾病
方式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的知识形态, 践过程中对个案病例或系列病例的经验总结
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 治愈标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经验。这种以个体
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中医注重宏观整体辨证,西医 诊断治疗和临床事件评价为特点的思维模式,从现
注重微观局部辨病,病证结合实质上是将西医疾病 代评价理念来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且缺乏一致的
病理概念体系与中医辨证论治概念体系相结合,以 评价标准,难以量化推广,严重影响了中医临床真实
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证结合是中西医两种 疗效的系统评价[3] 。在现代研究中,研究人员多效仿
西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重视微观评价,强调疗效
:
收稿日期 2011-06-20 的客观指标,注重各种率(有效率、好转率、痊愈率)
:
修回日期 2011-08-03
元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7BAI20B073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诊疗方案优化及疗效评价研究,负责人:张军平。
: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科研与临床工作,
元元 通讯作者 周亚男,博士研究生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