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制药企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
浅议制药企业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摘 要:文章从目前制药企业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入手,探讨了我国制药行业污染物的治理,从制药工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其减少污染物产生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减排对策。
关键词:制药企业;能源消耗;节能减排;对策
中图分类号:TQ083+.4 文献标识码:A
1 制药企业的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情况
1.1 水和废水
制药企业首先对水的消耗量非常大,在制药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完成药剂的制造,相对于用水量来讲,制药企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占生产企业的首位,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分为发酵废水、提取废水、洗涤废水和冷却废水,这部分废水如果处理不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
1.2 能源和废气
发酵过程需要供应压缩空气,还需要机械搅拌混合,培养基的无菌消毒需要高温,这些都消耗大量的蒸汽和电能,部分企业采用自备燃煤锅炉发电或供蒸汽,燃煤过程会排放高浓度烟尘和SO2,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1.3 原材料消耗和固废
发酵过程菌种的生长和繁殖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包括淀粉、豆粉、玉米浆等农副产品和氯化钠、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等无机盐类,发酵制药发酵液提取后所剩的药渣(废菌丝体)、燃煤后所残留的炉渣和粉煤灰、废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直接排放环境也会造成危害。
1.4 噪声
生物发酵过程所用的压缩空气在压缩和释放过程会产生较大噪声,发酵罐搅拌电机也会产生一定噪声。
2 制药企业节能减排对策
2.1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清洁生产
制药企业是高污染的行业,所以制药企业自身实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企业的领导者及员工都应有节能减排的意识,这样才能对节能减排重视起来,企业才能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战略,制药企业应建立起环境管理体系,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节能生产、清洁排放的目标,才能有效控制对环境的污染。
2.2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制药行业是蒸汽、制冷以及电能等资源能源消耗大户。制药企业若在工业园区统一供热、供汽,则更好。若为独立的能源系统,最好实现热电联供,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可采用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或采用高效低硫煤以及洗煤节煤技术,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2.3 采用合适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原材料的选择对制药工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生产的产出率和废弃物的产生量。因此,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握非常关键,除了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外,模拟生产条件下的摇瓶考察尤其重要。一些品种(如红霉素)发酵培养基预处理中用到的絮凝剂ZnSO4等会使药渣难以处理,而一些环境友好性絮凝剂已经使用成功。
2.4 废弃物循环利用
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过程中物料输送、加热中都会造成物料的损失——这就是产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来源。实施清洁生产要求流失的物料必须加以回收,返回到流程中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回用,建立从原料投入到废物循环回收利用的生产闭合圈,使工业生产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3 搞好末端治理是清洁生产的重要补充
3.1 废水的处理
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发酵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是最经济有效、也是目前已经大规模推广并成功运用的办法,它符合自然环境的代谢规律。
活性污泥法,对污泥龄的操控,如果进水浓度高,水量大(即污泥负荷高)时,可以按正常标准进行,如果污泥负荷不高,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曝气池沉降性差依据的参数是SV30值,30%以下比例是正常的。对于生物膜法填料上生物膜的培养原理是靠粘附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自身繁殖形成生物膜,而不是所投放的活性污泥大量粘附的结果。因而在取来接种的活性污泥投入到反应器中闷曝24h后,排出剩下的活性污泥(防止游离态微生物与填料上的微生物争取有机养料),然后连续进水进行挂膜。在培养中,曝气量不能太大,这有利于生物膜形成。
厌氧段的微生物,本身自氧化能力极强。分解有机物不是不需要氧,只是不是空气中的游离态氧。而是哄骗了有机物分子中的化学结合氧罢了。由此,厌氧微生物对难降解有机物也会产生较好的去除率的。在缺氧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完成厌氧反应的第一阶段,将一些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降低CODcr、BOD5、SS、S2-、色度,提高废水可生化性,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3.2 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
粉末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已有70 年左右的历史。自从美国首次使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氯酚产生的嗅味以后,活性炭成为给水处理中去除色、嗅、味和有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作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中所含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前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卤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对色、嗅、味的去除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