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北宋及南宋人物画差异
浅议北宋及南宋人物画差异摘要:宋代的绘画是继唐代以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绘画的画体、画风的多姿多彩,也是前所未有的。唐五代以前,人物画一直占据着画坛的主导地位,到宋代则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占有显著的地位,人物画在宋代虽不是主流,但也有它不容忽视的重要成就。宋代人物画的最大特色就是道释人物画渐衰,且逐渐淡化了其神权色彩,世俗色彩浓重。与此同时,风俗画和历史人物画却十分兴盛,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百态。
关键词:北宋;南宋; 道释人物画; 风俗画; 历史人物画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作为民族文化的中国美术也同样源渊流长,具有其浓郁的民族个性和民族特征。公元960年至1279年是以中国史料传统划分的宋王朝(北宋和南宋)时期。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宋代绘画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但大家往往把北宋与南宋视为一个历史时期,忽略两宋的差异。与唐朝五代相比,北宋王朝相对统一,但“靖康之变”又迫使宋朝的中央政权南迁,南宋政权和金朝对峙,再一次的出现了南北分裂的局面。这各个时期的政治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思想文化状况都对美术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之产生了一定的差异。要说到北宋与南宋的差异,我想有一句话可以概括:北宋的特征是外向的,而南宋却在本质上趋向于内敛。
一、 道释人物画
1.北宋的道释人物画
⑴.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在创作方面较为活跃,但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
在五代十国时,因后周“灭佛”,为此废除了大批寺院。但佛教在吴越、南唐、后蜀等南方诸国仍很流行,所以,佛教艺术的水平仍有所保持。北宋初期,宋太祖和宋太宗也都很崇尚宗教,尤其对道教更为崇信,所以在道释画的创作上开始增多,但也大多为统治阶级辅佐政教服务。据史书记载,宋太宗赵匡义登基时,为了平息百姓的议论,加强集权统治,就曾命令宦官王继恩授意道士张守真编造“翊圣将军”降显的神话,来证明自己是军权神授。
⑵.北宋的道释人物画虽多以寺庙壁画的形式出现,但开始出现世俗化的倾向,带有一定的观赏性。
随着对宗教信奉的恢复,北宋的寺庙也开始增多。因此寺观壁画以及宗教化的大量需求促进了道释画的发展。在北宋时期的宗教壁画中以开封的大相国寺和玉清昭应宫规模最为宏伟。大相国寺是汴梁最著名的寺庙,遗存的佛像壁画有各名家创作的《阿育王变相》、《大降魔变》、《宝志化十二面观音像》、《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佛降鬼子母揭盂》……这些壁画的内容大多是斗法、降魔、乐部马队、百戏等热闹场面,是以借戏剧化的情节来吸引人们,从此中不难看出此时的作品已开始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
⑶.在北宋时期,在画风上仍沿袭前代吴道子的画风。在绘画技法上,多运用单线勾勒的白描法来描绘。
宋代的画家人数众多,层出不穷,但是要说到北宋的道释人物画家就要首推武宗元。他的传世作品《朝元仙仗图》就是一幅道教壁画的白描样稿,全卷共画有八十七个神仙,描绘的是五方帝君中的三位帝君带领仙伯、神将、女仙和仪仗去朝觐元始天尊的情形。这幅长卷的线描乃用“莼菜条”的画法勾出,勾线细腻流逸,虽近于吴道子的画风,但较之更为温和。可以看出北宋白描绘画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
2.南宋的道释人物画
⑴.与北宋相比,南宋的道释人物画已无多少政治教化的意义。其神权色彩也随着观赏性的增强而明显的淡化了。
在前代,禅宗兴盛,禅宗的宗旨在于清静简直,重精神而轻形式,受之影响,南宋的传教者与信教者对于佛画的仪像及变相等也不多为重视,因此对于道释人物画的创作也渐渐废弃。此时,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审美趣味的改变,绘画作品开始多倾向于较有情趣的山水花鸟的发展。对于道释人物画也多只是沿习旧规,且日趋简率,或专用水墨,或专用简笔,或专用粗笔,由此足以看出南宋道释人物画之衰退。
⑵.当然,在南宋也有较为优秀的道释人物画家出现。在绘画技法上也随之趋于多样化,且有了新的境地——更为洒脱豪逸的“简笔画”。
梁楷,善画道释人物,亦能山水、花鸟。在他的人物画中参合石恪的“简笔”和当时风行的马远、夏圭的水墨技巧,在水墨简笔人物画方面独具特色。其传世作品《六祖图》就是以“简笔”作画,笔法活泼而抑扬顿挫。梁楷的另一幅作品《泼墨仙人图》,也主要是用墨色的变化来造型,将仙人的仙骨仙姿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幅画中,线条的作用可以说已经是微乎其微了。逸笔草草,恣肆萧疏,以少胜多,以简化繁,不求形似,但求神韵,这正是梁楷的人物画所追求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为北宋的人物画坛注入了新的气息。
法常,是继梁楷之后最负盛名的禅画大师,工于简笔,擅长表现光影变化,笔触虽然粗放,但是作品却充满了宁静而澄澈的气氛。其传世作品《观音图》以荒凉的山野取代了宏伟壮丽的佛国道场,且以简淡的笔触体现了禅宗空寂的心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