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重建临床思索.doc

浅议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重建临床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重建临床思索

浅议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重建临床思索【关键词】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重建临床体会 【中图分类号】R77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4-024-02 本文为了探讨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的重建问题,现将手术矫正资料完整的137例共同性斜视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供同道们商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1年5月。2009年5月间经手术矫正的13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男76例,女61例;年龄3.5-31岁,发病年龄1-23岁。共同性内斜视78例,共同性外斜视59例,斜视度最小15°,最大45°,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 1.2 检查方法 1.2.1 屈光度检查≤12岁者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12岁者用0.5%托吡卡胺散瞳。专人进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屈光不正者配戴矫正眼镜,弱视者治疗至双眼矫正视力≥0.6后再行手术治疗。 1.2.2 斜视度检查采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加交替遮盖法分别测定裸眼及戴镜时视远(5m)与视近(33cm)的斜视度,反复检查以确定斜视性质及度数。 1.2.3 双眼视功能检查戴远用矫正眼镜后采用英国产200 1型同视机及随机点立体视画片进行三级视功能检查。戴近用矫正眼镜后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立体视定量标准:≤60”,为中心凹体立体视,80”-200”为黄斑立体视。400”-800”为周边立体视,不能辨认800”立体图者视为立体盲。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检查方法同术前。 1.2.4 手术方法按常规手术量计算。以非调节性斜视为度,屈光不正者术后继续戴镜矫正。 2 结果 本组患者中,术前31例有Ⅰ级视觉,术后恢复Ⅱ级视觉13例(42,65%),恢复Ⅲ级视觉10例(34,43%),术前有Ⅱ级视觉15例,术后恢复Ⅲ级视觉者45.5%。其余91例术前均为视觉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及对应阙如,术后51例双眼视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55.49%),总恢复率达(70.44%)。 2.1 发病年龄与双眼视觉137例中1岁发病者31例,术后恢复双眼视觉5例(15.255;),2~4岁发病50例,术后恢复双眼视觉19例(45.68%),≥8岁发病者19例,术后恢复双眼视觉者13例(70.2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51例,恢复率(37.2%)。两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临床所说双眼视觉是一个外界物体的形象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神经兴奋沿视路传人大脑中枢,分析来自两眼的视觉信号,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知觉印象的过程。具备产生双眼视觉的基本条件为知觉、运动及中枢性几个方面。斜视患者的双眼视轴不平行,通常伴有异常视网膜对应或单眼抑制、从本质上讲就是双眼视觉的紊乱所致的知觉及运动的代偿。治疗斜视的手术原则是矫正偏斜眼位,使两眼视轴保持平衡,恢复正常的双眼视觉功能和改善外观。本文结果表明,两种类型的斜视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的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任何双眼视轴不平行,只要超过一定融合范围,不能维持双眼单视,就会使大脑皮层双眼视细胞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从而手术矫正斜视是促进恢复双眼视觉的重要手段。 斜视发病早晚对双眼视觉或立体视觉的形成和恢复有一定影响。据杨少梅统计,1岁内发病的先天性内斜视患者的异常视网膜对应和视觉抑制最高;甘晓玲等报道1岁前发病者预后极差,2岁后发病者约有半数可治愈,发病在3岁以后者功能治愈率明显提高至71.8%。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甘晓玲报道的基本相同。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结果表明,术后能否恢复正常双眼视觉的关键在于发病年龄与手术时的间隔时间长短,发病到手术的时间越短,术后双眼视觉的恢复率越高;术前斜视度较大,术后双眼视觉恢复率越低。另外与异常视网膜对应程度及黄斑抑制的深浅有一定关系。本组中双眼视力≥0.8组术后双眼视觉的恢复率明显高于≤0.8,双眼物像的大小和清晰度相近是建立双眼视觉的重要条件,这一点我们不应忽视。 参考文献 1 赫雨时,编著,斜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6-193 2 杨少梅,共同性斜视的双眼视觉[J],眼科学报,1987,3:124-25 3 甘晓玲,郭表秋,刘家琦,斜视与立体视觉[刀,中华眼科杂志,1990,26(1):29-31 (责任审校:刘星汉)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