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建筑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
浅议建筑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摘要:文章根据某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实例,阐述了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的控制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 certain engineering artificial digging hole pile construction example,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artificial bored pile construction process control.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rtificial digging pi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工程概括
某工程为两栋分别为16层和11层的在建楼,位于市区交通繁华地段,施工场地狭小,左侧为刚封顶的31层酒店,后面紧邻成片多层住宅楼,其他两个方向均为城区道路。人工挖孔灌注桩桩数为115根,平均设计桩长为25m,其中114、115 号桩长为29m, 桩径分别有800mm、900mm、1000mm、1100mm四种尺寸,其中1000mm和1100mm 各有10 根和1根。桩底扩孔且入岩深度为500mm,挖孔施工中预留护壁厚度,分段开挖,分段护壁,护壁采用115mm×240mm×53mm的页岩砖侧砌。
该工程在挖孔灌注桩作业前先在预定地点按设计深度开挖两个实验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并入岩500mm,清孔后由监理工程师验桩并取桩底岩样送检。结果表明,桩底地质状况与勘察设计文件相符合后,正式开始桩孔开挖施工,正式开挖桩孔时,除了按上述要求清孔验收外,需在浇筑桩体之前再进行一次清孔,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并经许可后开始进入浇筑桩体混凝土作业。
由于该工程所在地临近一大型湖泊,土体渗水量较大,施工中修建排水渠及时将水排出施工场地,见水后用符合要求的潜水泵不间断排水直到浇筑桩体混凝土。桩体分别采用C30 和C25 级防水混凝土浇筑,其中1-37 轴线上的桩体采用C30 级混凝土浇筑,38-40 轴线上的桩体采用C25 级混凝土浇筑。该工程施工中仅有114 号、115号两孔桩出现流砂现象,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采取有效的封堵措施。
原设计文件要求桩孔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对桩底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并在成桩后进行大、小应变检测。业主后来根据据勘察报告中所注的桩底标高以下5m 范围内均为红砂岩,且无裂隙、溶洞现象的说明,提出设计变更。成桩质量检测方案最终变更为:不再进行地基承载力和大、小应变检测,而在成桩后由建设方、设计单位和监理三方对两栋楼的115 根桩随机抽取12 根(每栋各6根)进行钻芯取样法测试28d 的桩体强度和桩身完整性,且钻芯入岩深度为5m。施工中待桩体混凝土养护至
28d 后,现场用钻芯机钻芯取样。测定结果表明,该工程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分项施工质量较好,桩体强度和完整性均符合设计要求,且与持力层岩体结合良好,但该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作业中仍存在一些安全、质量等问题,现分述如下。
2、安全、质量方面的问题
2.1 安全意识不强,未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由于人工挖孔灌注桩为特种作业工种,加上桩孔较深,施工强度大,且处于高水位作业区,孔下作业人员须戴安全帽、穿雨衣作业,孔下空气质量差,对施工人员健康和安全极为不利。而施工单位系将该分项分包给小型施工队,由于施工方安全意识淡薄,未做好施工安全教育工作,挖孔施工中未设专用爬梯,施工人员通过运送余土的绳子攀爬,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施工过程中,上部施工和管理人员,除监理单位外,包括甲方代表、其他工种施工人员、混凝土公司员工均未戴安全帽。
此外,因该工地场地狭小,桩孔较多,且各工作面连续作业,各个作业面材料、工具堆放较为杂乱;现场已经成孔而未浇筑的桩孔只在孔顶覆盖木板等物,并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极易发生人员跌落摔伤事故。
2.2 桩土未及时外运
由于该工程边施工边办证,加上业主和施工单位就开挖的桩土外运费用和责任归属未达成协议,桩孔开挖和桩体混凝土浇筑均已接近完毕时,所有挖孔的余土仍未清理出场,在桩孔周围堆放余土厚达500mm 左右,护壁用的页岩砖和其他工具也堆放在余土上面,不仅影响上部施工人员操作,而且随时可能发生因上部人员的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所致的物体或人跌入造成坠落事故。
2.3 未设置串筒浇筑桩体混凝土
因该工程所处场地的地下水位较高,桩体开挖过程中渗水量大,故桩体采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