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客家门匾》.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客家门匾》.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民风民俗《客家门匾》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客家门匾 九狮拜象 杨姓 田姓 曾姓 黄姓 客家门匾就是民居大门的门额上的四个大字。在上犹的五万多户农村家庭中,有四万多户家庭保留了客家门匾习俗。 上犹的客家门匾不仅是一种微标,也是一张姓氏名片,透过客家门匾不仅可以知道主人的姓氏,还可以知道主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不同姓氏有不同的门匾,同一姓氏,门匾内容的呈现的形式也可能不一样。 客家门匾习俗的形成有一段特殊的历史。在明末清初,从广东,福建迁徒过来的客家人与原著居民经过了一段长期的土地战乱时期,当地政府为了化解矛盾与仇恨,采取了强制联姻的方式。 门匾的历史来源 每一个客家门匾都是一个人文教育的窗口,每一个门匾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紫荆”是田姓的堂号,来源于田姓三兄弟分家的故事。 隋朝有三兄弟为田真、田庆和田广,自兄弟仨都结婚之后,就决定要分家,把家产分成了三分。还打算将庭院中那棵开满花朵的紫荆树砍成三段。第二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荆树,一夜之间全部枯萎雕零。三兄弟见到这个情形大吃一惊,此时开始痛切地忏悔:“为什么手足之情要这样分离?连树都觉得伤心、为之涕泣、都不想再活下去。” 门匾的教育意义 清白传家”“紫荆传芳”“知音遗绝”……走进 上犹的乡村,就像进入一座没有围墙的展览馆,不管是百年老屋,还是现代楼房,门额上都有精制的长方形匾框和讲究的题词,匾式不一,题词各异,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上犹的客家门匾不仅是一种微标,也是一张姓氏名片,透过客家门匾不仅可以知道主人的姓氏,还可以知道主人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每一个客家门匾都是一个人文教育的窗口,每一个门匾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 范文引路 以“富春流芳”为例。东汉余姚人严子陵,年少求学时与刘秀是同学,刘秀当上皇帝后,便派人四处寻访严子陵,希望他能到朝廷做官,但严子陵接二连三的拒绝,并且说:“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志向,你又何苦逼我做官?”之后,严子陵为了避免朝廷再找他的麻烦,就携家人迁居到富春江边上,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来到这里的严姓后人,为了教化子孙学习先辈这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高尚情操,就以“富春流芳”作为他们的客家门匾。 大多数门匾是各姓氏世代传承下来的,为各姓专用,有些也可通用,但都打上了客家人姓氏、祖居地、郡望和迁徙路径及繁衍情况的明显标记,突出体现了客家人热爱民族、不忘祖先、牢记历史的思想、文化特征。上犹客家门匾习俗流传的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无论是数量上还是使用的普及上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一景。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