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二十一讲【讲师:魏宏远】.ppt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二十一讲【讲师:魏宏远】.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古代文学史·明清史第二十一讲【讲师:魏宏远】

第二一讲:公安派 本課學習重點: 一、中晚明思想解放思潮對文學之影響 二、李贄“童心說” 三、袁宏道“性靈說” 問題思攷: 文學流變与時代之關繫。 一、李贽与“童心說” 李贄《童心说》:“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苟童心常存,則道理不行,聞见不立,無時不文,無人不文,無一樣創制體格文字而非文者。” 李贄《答鄧明府》:“ 如好貨,如好色,如勤學,如進取,如多積金寶,如多買田宅為子孫謀,博求風水為兒孫福蔭,凡世間一切治生產業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習,共知而共言者,是真邇言也。” 李贄《答鄧石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卻穿衣吃饭,無伦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饭类耳,故舉衣與饭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與饭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 李贄《德業儒臣後论》:“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见。若無私則無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獲而後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積倉之獲而後治家必力;為學者,私進取之獲而後舉業之治也必力。” 李贄《读律肤说》: “蓋聲色之来,發於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牽合矯強而致乎?故自然發於情性,則自然止乎礼義,非情性之外复有礼義可止也。惟矯強乃失之,故以自然為美耳,又非於情性之外复有所謂自然而然也。” 李贄《雜说》:《拜月》、《西廂》,化工也;《琵琶》,畫工也。夫所謂畫工者,以其能奪天地之化工,而其熟知天地之無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長,百卉俱在,人见而愛之矣,至覓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歟?要之,造化無工,雖有神聖,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誰能得之?由此觀之,畫工雖巧,已落第二義矣。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李贄《雜说》: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於為文也。其胸中有如許無状可怪之事,其喉間有如許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頭又時時有許多欲言而莫可以告語之處,蓄極積久,勢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觸目興歎;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垒;訴心中之不平,感数奇於千載。既已噴玉唾珠,昭回雲漢,為章於天矣,遂亦自負,發狂大叫,流涕慟哭,不能自止。宁使见者聞者切齒咬牙,欲杀欲割,而終不忍藏於名山,投之水火。 二、袁宏道及“性灵说” 袁中道《吏部驗封司郎中中郎先生行状》指出袁宏道受李贄啟發: “先生既见龙湖,始知一向掇拾陳言,株守俗见,死於古人語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浩焉如鴻毛之遇順風,巨魚之縱大壑。能為心師,不師於心;能轉古人,不為古轉。發為語言,一一從胸襟流出,蓋天蓋地,如象截急流,雷開蟄戶,浸浸乎其未有涯也。” 袁宏道《袁中郎文鈔?雪濤閣集序》:“文之不能不古而今也,時使之然也。” 袁宏道《陜西鄉試录序》:“夫文章與時高下,……臣每於尺幅之中,閱今昔之變態,無不驗者。…… 洪永之文簡質,當時之風習,未有不儉素真至者也。弘正而後,物力漸繁, 而風氣漸盛,士大夫之莊重典則如其文,民俗之豐整如其文,天下之工作由樸而造雅如其文。嘉隆之際,天機方鑿,而人巧方始;然鑿不累質,巧不乖理,先輩之風,猶十存其五六。而今不可得矣。” 袁宏道《袁中郎尺牘?江進之》: “世道既變,文亦因之。” “騷不襲雅也,雅之體窮於怨,不騷不足以寄也。後之人有擬而為之者,終不肖也,何也?彼直求騷於騷之中也。至蘇、李述別及十九等篇,騷之音節體製皆變矣,然不謂之真騷不可也。” 袁宏道《花雪賦引》:“天下無百年不變之文章,有作始,自有末流;有末流,還有作始。其變也,皆若有氣行乎其間。創為變者,與受變者,皆不及知。” “近代文人,始為复古之说以勝之。夫复古是已,然至以剿襲為复古,句比字擬,務為牽合,棄目前之景,披腐烂之辭,有才者詘於法,而不敢自伸其才,無之者,拾一二浮泛之語,幫湊成詩。智者牽放習,而愚者乐其易。 一唱億和,優人騶從,共談雅道。吁!詩至此抑可羞哉!” “取古人一二浮滥之語句,規而字句之,謬謂復古,是跡其法,不跡其勝者也。嗟夫!是猶呼傅粉抹墨之人,而直謂之蔡中郎,岂不悖哉!” 袁宏道《袁中郎文鈔?雪濤閣集序》:“夫詩之氣,一代減一代,故古也厚,今也薄。詩之奇之妙之工之無所不及,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盡之情,今無不寫之景。然則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 袁宏道《敘小修詩》:“蓋詩文至近代而卑極矣。文則必欲準于秦漢,詩則必欲準于盛唐,剿襲模擬,影響步趨,见人有一語不相肖者,則共指以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準 秦漢矣,秦漢人曷嘗字字學六經歟?詩準盛唐矣,盛唐人曷嘗字字學漢魏歟?秦漢而學六經,岂复有秦漢之文?盛唐而學漢魏,岂复有盛唐之詩?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極其變,各窮其趣,所以可貴,原不可以優劣论也。” 袁宏道《敘小修詩》:“ 大都獨抒性灵,不拘格套,非從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筆。有時情與境會,頃刻千言,如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