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空照影像追迹车笼埔地震断层-高苑科技大学
應用空照影像追跡車籠埔地震斷層
1 2 2 1 2 1 2
鄭世楠 余滕鐸 曾詠郁 葉永田 曾清涼 王文清 饒瑞鈞
1.私立高苑技術學院
2.國立成功大學衛星資訊研究中心
摘 要
本文嘗試結合空照影像與地面野外調查結果,針對在 921 集
集大地震中錯動的車籠埔地震斷層 進行地表追跡的工作。由於空
照影像的高解析度與全面性,在集 集地震發生後相當短的時間內
即完成空照影像的拍攝與數化,除了提供相關單位研判災情外,
更完整呈現整個斷層的分佈與形貌,以做為地面野外調查的依
據。由於空照影像對於水平向的變 異較垂直向敏感,故結合地面
野外調查結果以補空照影像之不足。詳細的斷層位置與分佈情
形,將有助於吾人對斷層機制與應 力型態的瞭解,精確的斷層位
置更有助於今後相關單位對於該地區土地的規劃與使用。
一 前言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01:47 在南投集集附近發生近震規模
(ML7.3 的災害性大地震,並在地表造成車籠埔地震斷層的錯動。
由於車籠埔地震斷層多位於崎嶇的 山區,整個地震斷層長度超過
80 公里,沿途多處轉折並呈現分支情形,加上災區交通不便,使
得傳統地面野外調查工作進度緩慢並增添許多的困難。
有鑑於此,本文嘗試結合空照影像與地面野外調查結果來追
跡車籠埔地震斷層,將詳細的地震 斷層分佈狀況與精確位置直接
標繪在高解析度的空照影像上,以 提供相關單位參考與使用,同
時提供日後進一步探討車籠埔地震 斷層錯動的機制與應力分佈型
態的研究。
1
二、資料來源
為瞭解受災地區的範圍與地形地貌的改變情形,地震後農林
航測所即派遣飛機進行災區的空照 作業,主要航線是南北向飛行
以進行拍攝,平均航高約 8500 英呎(約2590 公尺),每筆空照涵蓋
範圍約 3 公里 x3 公里,且約有 50%的地區重疊拍照,空照影像的
底片大小為 23cmx23cm,空照完成的底片由國立成功大學衛星
資訊研究中心進行數化工作。成功大學衛星資訊中心以 907dpi
TIFF(Tagged Image FileFormat)格式儲存數化後的影像資料,每筆
數化後的空照影像約有 220MB 空間,每一像素(pixe)約表示的 37
公分的實際景像。
由於此次空照是以災害調查為主,事前並未安排精密的控制
點,加上資料處理時間急迫,車籠 埔地震斷層沿線尚未全部進行
數化,部分已數化的空照影像因欠 缺重疊資料,而無法應用立體
技術進行三維分析,使得這批空照影像的精確度打了折扣。
三、空照影像與地面野外調查比對
由於整個空照影像資料量相當龐大,3 公里 X3 公里範圍的資料
即有 220MB,本文先行處理台 3 號道路與 151 甲道路交會處附近(圖
一,竹山鎮延平)、台 3 號道路民竹大橋附近(圖二,民問與竹山間
之濁水溪河床)、台 3 號道路烏溪橋附近(圖三,霧峰鄉象鼻)與台 3
號道路農業試驗所宿舍附近(霧峰鄉 中正路 92 巷)的車籠埔地震斷
層。圖一至圖三之空照影像中,紅 色框線表示地面野外調查時拍
攝相片的位置,紅色箭頭表示拍攝 的方向,紅色英文字母為相對
應相片的編號。為加強車籠埔地震 斷層相關位置的顯示,空照影
像圖都已經過不同程度的放大(原始比例是 23 公分約為 3 公里)。由
圖一與圖二顯示,車籠埔地震斷層南段在地表是相當單純的斷層
線,在圖三之烏溪橋附近則明顯呈現出約 140 寬的斷層帶,在這
斷層帶上有二處顯著的錯位量,東側約有 70-90 公分落差,西側
2
有 150-160 公分落差,甚至在局部地區有明顯的水平分量(相片 3-
C)達90公分。
四、結果與討論
由圖一至圖三之空照影像顯示,單從大批的影像資料中,欲
直接判讀地震斷層的位置相當不易;若僅依靠傳統野外調查來追
跡斷層位置,則需要龐大的人力與 財力,需相當長的工作時數,
且定位的誤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