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在南阳一隧道选线的应用-江西公路学会.DOC

工程地质在南阳一隧道选线的应用-江西公路学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地质在南阳一隧道选线的应用-江西公路学会

工程地质在南阳一隧道选线的应用 张 骏 欧阳坚 刘 强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 江西 南昌 330002) 摘 要: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南阳一隧道处于岩溶地貌发育区,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初步 设计阶段共提出了3个比选方案,对隧道位置主要从地质条件、工程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 选,确定下阶段路线方案及隧道位置。 关键词:隧道工程;南阳一隧道;岩溶地貌发育;工程地质选线 0 前 言 杭州至瑞丽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东西横线中的一条,东起浙江杭州,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西达云南瑞丽。拟建项目是杭州至瑞丽公路在江西境内的一段,是江西纵四横公路.8m,最低点标高为49.7m(金鸡铺)。隧道轴线地面最大标高分别为282.7m(方案Ⅰ)、238.0m(方案Ⅱ)、268.0m(方案Ⅲ)。隧道区地表水发育,仅雨季时有暂时性坡面流C左右,无霜期235天以上。根据1987年版《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的划分,本路段区域划分为Ⅳ5类,即江南丘陵过湿区。 2 地层岩性 根据地质调查、工程地质钻探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隧道区分布的地层有:二叠系茅口组(P1m)、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大冶组(T1d)、嘉陵江组(T2j),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和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等。各隧道方案岩性见表1。 表1 隧道方案 里程桩号 岩 性 亭子铺 隧道 (方案Ⅰ) 左K35+030-左K35+125 出露地层为P2l、P2c,岩性主要有炭质页岩夹煤层、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等。 左K35+125-左K35+980 出露地层为P1m,岩性主要有灰色微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灰黑色薄层状泥灰岩等。 左K35+980-左K36+300 出露地层为P2l、P2c,岩性主要有炭质页岩夹煤层、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等。 南阳一 隧道 (方案Ⅱ) 左K35+840-左K35+886 出露地层为P2l、P2c,岩性主要为炭质页岩夹煤层、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 左K35+886-左K36+890 出露地层为P1m,岩性主要有灰色微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灰黑色薄层状泥灰岩等。 左K36+890-左K36+943 出露地层为P2l、P2c,岩性主要为炭质页岩夹煤层、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 左K36+943-左K38+400 出露地层为T1d、T2j,主要岩性有灰-浅黄色灰岩夹薄层状钙质页岩、灰色泥质灰岩夹瘤状灰岩、浅红色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灰、浅灰微带红色灰岩等。 南阳一 隧道 (方案Ⅲ) 左K35+900-左K37+252 出露地层为P1m,岩性主要有灰色微晶灰岩、含燧石结核灰岩、灰黑色薄层状泥灰岩等。 左K37+252-左K37+315 出露地层为P2l、P2c,岩性主要为炭质页岩夹煤层、灰黑色中-厚层状含燧石结核灰岩。 左K37+315-左K38+800 出露地层为T1d、T2j,主要岩性有灰-浅黄色灰岩夹薄层状钙质页岩、灰色泥质灰岩夹瘤状灰岩、浅红色角砾状白云质灰岩、灰、浅灰微带红色灰岩等。 3 地质构造 3.1 褶皱 隧道穿越张家村—金鸡铺背斜。背斜核部岩层为P1m, 左K35+886-左K36+890(方案Ⅱ)出露, 主要产状为320°-350°∠20°-30°,局部产状为165°∠42°。两翼出露的地层为P2l、P2c、T1d、T2j, P2l、P2c分别在左K35+840-左K35+886(方案Ⅱ)、左K36+890-左K36+943(方案Ⅱ)出露, 主要产状为240°∠42°; T1d、T2j分别在左K34+920-左K35+840(方案Ⅱ)出露(主要产状为180°∠37°)、左K36+943-左K38+400(方案Ⅱ)出露(主要产状为325°∠35°)。由于次级褶皱及断裂构造的发育,致使岩层的产状多变。 3.2 断裂 据野外地质调查、遥感影像解释、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各时期地壳运动形成一系列规模不等、性质不同的断裂构造,特别是基岩区的线形断裂纵横交错,比较发育。区内主要断层为NE、NW向。规模较大,且与隧道有关的主要断层见表2: 表2 名称 与隧道 空间关系 岩性 断层 类型 长(m) 宽度(m) 断层产状 断层特征 F1 切方案Ⅰ 灰岩 炭质页岩 正断层 200 2-3 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80° 破碎带 F2 切方案Ⅰ 灰岩 正断层 230 6-9 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5°-65° 破碎带 F3 方案Ⅲ 南西侧 灰岩 炭质页岩 平移 断层 300 1-2 走向北西,陡倾 破碎带 4 地质工作方案 针对3个备选隧道方案,主要采取调绘、工程物探,辅以工程钻探、水文地质专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