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佤山佤族中的汉族姓氏探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佤山佤族中的汉族姓氏探源

2001 年第 5 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 5 , 2001 第 28 卷 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Vol . 28 (总第 138 期)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General No . 138 阿佤山佤族中的汉族姓氏探源 赵富荣 ( 中央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 北京  100081) 〔摘  要〕 佤族主要分布在滇西南山地 , 但与汉族的沟通早已有之 , 这在姓氏上亦可见一 斑 。这与元代以来汉族人口不断地迁徙到滇西南 , 和同样是迁徙至此的佤族发生密切交流有很 大关系 , 这种交流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 。今天阿佤山的佤族青年姓名实行汉佤两制 , 互相间 又有联系 。 〔关键词〕 阿佤山; 佤族 ; 汉族 ; 姓氏; 源流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1)   佤族先民中的一支是我国古代 “永昌郡濮人”的后裔 , 他们是开发和创造滇西南山地文 化的主要民族之一 。佤族很早就劳动 、繁衍 、生息在这块由高山、深谷 、密林 、云海组成的 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 , 虽然偏居祖国西南边陲 , 但与内地的汉族早已有交流 。佤汉民族之间 除了在经济上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外 , 在文化上也彼此吸收有用的成分来丰富自己。例如在 姓名的使用上 , 佤族除了有自己一套稳定 、多样 、符合本民族特点的命名系统和父子连名制 外 , 还采用汉字姓名 。本文就阿佤山区佤族中的汉族姓氏文化的影响略做探讨 。 一 佤族的汉字姓名既有汉族姓名的特点 , 又有佤族人命名的特点 。居住在阿佤山的佤族青 年一般有两个名字 , 即佤族名字和汉族姓名 , 在佤族内部用民族名字 , 与其他民族交往时用 汉族姓名 。尤其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 汉族姓氏文化在佤族中的影响日益显著 , 采用汉族 姓名越来越普遍 。佤族人的姓名汉化 , 是佤族社会文化的一种变革 , 反映了佤族生活方式的 变迁及愿望追求 ; 也是我国民族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潮流 。 佤族姓氏不仅稳固 , 而且很古老 , 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依血缘关系而居住的特 点 , 反映了佤族姓氏滥觞于原始社会 。已经调查整理出来的佤族姓氏共有 150 个 , 其中的大 姓有 : 纳龙 、纳西 、赛梭 、阿鲁 、阿芒 、朋克 、淖 、杨布勒 、布里 、邛 、杨松 、切 目、修 、 布农 、木库 、亚木 、库 、窦等等 。佤族 “百姓”, 每个姓都有 自己的来源 , 如来源于神话传 说 、图腾崇拜 、寨名 、寨名加人名 、对祖先崇拜或汉族姓氏。而且 , 佤族姓氏的起源都有传 〔收稿 日期 ( ) ( ) 〔作者简介〕赵富荣 1950 - , 男 佤族 , 云南西盟人 ,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少数民 族语言文学系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 。主要从事孟高棉语言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 69 说故事 。有些姓氏反映其祖先曾有过的渔猎生活 ;

文档评论(0)

tangtianbao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