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区域特征
§3.1 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总体分布特征
如图3.1所示,我国北方340个站点合并的年总浮尘、扬沙、沙尘暴日数的逐年变化趋势很为一致,通过计算,浮尘与扬沙、扬沙与沙尘暴、沙尘暴与浮尘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955,0.945,0.948。
图3.1 我国北方340个站年总浮尘、扬沙、沙尘日数距平变化曲线图
通过图3.2、3.3、3.4还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浮尘、扬沙与沙尘暴日数的高频区具有一致性,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北部,特别是扬沙与沙尘暴的多发区更为一致,其总体格局呈东北—西南走向。在北方存在两个多发地区:一是河西走廊、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及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其次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将扬沙日数与沙尘暴资料合并后,在第一个多发地区紧靠腾格里沙漠的甘肃民勤和内蒙的拐子湖出现了2个极大值,在第二个多发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沿的民丰、和田地区,也出现了两个高值中心(图3.5)。且二者年总日数的逐年序列通过95%显著性检验的分布区域很广(图3.6)。又在起沙的动力机制上,扬沙与沙尘暴很类似,因此在以下的讨论中,将沙尘暴资料与扬沙资料合并,来构建各类序列分析我国北方的沙尘天气。浮尘因其起沙机理与扬沙和沙尘暴不太一致,且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或摧毁性程度较小,在这里不作讨论,文中所提到的沙尘天气即指扬沙和沙尘暴二者之和。
图3.2 年平均浮尘日数=15日的空间分布
图3.3 年平均扬沙日数=12日的空间分布
图3.4 年平均沙尘暴日数=4日的空间分布
图3.5 年平均扬沙+沙尘暴日数=15日的空间分布
图3.6 年总扬沙、沙尘暴日数逐年序列的相关系数通过95%置信度的分布区域
§3.2 各区沙尘暴天气的日变化特征
由于资料的有限性,这里仅讨论沙尘暴发生初始时刻的日变化特征,原始资料是逐站逐日的沙尘暴发生的初始时刻的每一条记录,因为它与日界变动无关,对各站所统计的年份不加以限制,也不对资料不完整的点剔除,只要有一条记录,就统计一次。其中,0时次为0:00—0:59,1时次为1:00—1:59,2时次为2:00—2:59,依次类推作出各区沙尘暴的日变化特征图3.7,可以看出:
图3.7 各区记录有发生沙尘暴的初始时刻在各时次所占的比例曲线图
1区:沙尘暴多开始发生在10时至23时,并在19时达到最多。
2区:沙尘暴多发时段集中在8时至20时,14时达到极值。
3区:多发时段与2区相似,极值点为14时。
因文中所采用的资料观测时间均为北京时,消除时差的影响后,不难发现,各区白天较夜间易发沙尘暴,且1区夜间发生沙尘暴的频次相对要高于2、3区。
各区发生沙尘暴初始时刻的峰值主要出现当地午后14—15时,说明沙尘暴的触发机制与大气的热对流不稳定有关,因为午后近地面气层处于明显不稳定状态,热对流最易发展,若遇冷空气过境,极易激发热对流发展成强沙尘暴天气。§3.3 各区沙尘天气的月、季变化特征
各区沙尘天气的月变化特征由图3.8可以看出:
2区和3区出现沙尘天气的极值在4月份;而1区在4、5两个月都是极值期。
1区多发时段从2月一直持续到10月,以3—7月份最多;而2区和3区的多发时段集中在2—6月,尤以3—5月最多。
3区在7—9月出现沙尘天气的次数最少;1区在11—1月出现沙尘天气的次数最少;而2区的少发时段主要出现在9月份。
1区在5—10月出现沙尘天气的频率要高于2区和3区,其它月份低于2区和3区。
图3.8 月平均扬沙+沙尘暴日数占全年的比例在各区的平均值曲线图
季节变化特征由图3.9可以看出:
图3.9 各季平均的扬沙+沙尘暴日数占全年的比例在各区的平均值曲线图
各区出现沙尘天气最多的季节均在春季,且在冬春季节3区、2区出现沙尘天气占全年的比例要高于1区。
夏季也是1区沙尘天气的次高发期。
秋季是2区和3区发生沙尘天气最少的季节,同时3区在夏季发生沙尘天气的次数也最少。
全年中,各区在秋季出现沙尘天气的频率接近。
比较各区扬沙+沙尘暴天气43年平均的日变化、月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发现2区、3区的总体变化趋势较一致,1区有其明显的区域特征,原因将在下面的讨论中加以说明。
§3.4 各区沙尘天气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
图3.10 1961-2003逐年年总扬沙+沙尘暴日数在各区的平均值曲线图
从图3.10各区的1961—2003年的扬沙+沙尘暴日数的多项式回归曲线不难看出,我国北方各区的沙尘变化趋势比较一致,60年代沙尘日数不断增加,7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沙尘日数逐渐减少,90年代后期至2001年,又有所回升,2002—2003年又呈下降态势。其中,1区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有稍许的波动。对各区变化曲线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1区、2区、3区、全区的值分别是-0.69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揭阳采集的两件手斧石器-CUHK.PDF
- 怀古和咏史.PPT
- 平均近岸坡度S×海平面上升.PPT
- 思考一重要不等式的应用举例引入重要不等式的推广练习下面我们.PPT
- 思索— 设计活动系列THINKDESIGN SERIES - Guangzhou.PDF
- 平衡方程式三维空间刚体的拘束51刚体平衡的条件.PPT
- 广东英德碳酸盐岩地热田地温场特征和成因-热带地理.PDF
- 心脏之调控.PPT
- 总平面设计的依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PPT
- 序号医疗机构名称地址类别级别1临海第一人民医院临海大洋街道.PDF
-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图集(安全篇2024版)ppt230页.pptx
- 《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2025年修订)》解读.pptx
- 2025年《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专题培训》ppt120页_1230.pptx
- 中建分部分项检验批划分方案、资料目录策划编制要点ppt75页.pptx
- 某项目智慧工地示范项目应用成果介绍75页_5843.pptx
- 2025年中国风筝无人机LED夜光编队编程师应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笔试题库附答案.doc
- 2025年中国鞍钢集团招聘面试预测题及答案.doc
- 临床器械实验培训试题及答案2025年版.docx
- 中石化《两个责任》解读分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