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边塞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之边塞诗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武帝命李广利攻大宛,作战经年,死伤很多,广利上书请班师回朝,等待机会再发兵。汉武帝大怒,派使者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这里用这个典故,意思和杜甫诗“武皇开边意未已”类似。遮,拦阻。 讽刺唐玄宗好大喜功,妄启边衅 一、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二、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三、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四、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五、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 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1.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2.对比 (突出和强调) 3.虚实结合 (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比喻、夸张、直抒胸臆等。 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中晚唐国势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宋代沦亡半壁江山,外临强敌内政颓糜,诗坛和词苑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边 塞 诗 鉴 赏 古来征战几人回 边塞诗的产生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颀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边塞诗词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始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宋年间边界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流派。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如何判断边塞诗 1、时间:秋天 黄昏 2、地点(空间):楼兰 阴山 天山 玉门关 凉州 长城 古道 荒城 大漠 辕门 阳关 瀚海 戍楼 3、乐器:羌笛 胡笳 琵琶 号角 鼓 芦管 4、战具:干 戈 战车 烽火 旗 5、行为:吹奏 饮酒 登高 凭栏 6、曲子:《折杨柳》《梅花落》《关山月》 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 秋月、雪山、孤城、黄河、 长云、雨雪、风沙、边关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 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情感 一、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 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 贺《马诗》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 参 二、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 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 贺 《南园》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 白 《塞下曲》        三、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 纶 《塞下曲》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柳中庸 《征人怨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杜甫《兵车行》 四、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 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