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地质科学.PDF

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地质科学.PDF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郯城庐江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其性质-地质科学

地 质 科 学 2007 年 1月 CH INESE JOURNAL OF G EOLOGY 42( 1) : 160 175 、 1 2 3 吴根耀 梁 兴 陈焕疆 (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 油田公司 杭州 3100 13; 3.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上海 200092) 郯 (城)庐 ( ) 断裂带由前 白垩纪的 3条重要的边 界断裂连接而成: 古郯庐断裂曾 是连接秦岭 大别洋与苏鲁洋的转换断层, 辽渤断裂是华北克拉通与胶辽克拉通之间的分界, 敦化 密山断裂 则是西伯利亚次大陆与一系列拼贴的外来 ( 移置 ) 地体间的分界。早 白垩世, 随亚洲大陆雏形 的出现, 郯庐断裂带形成并扩大其规模 (如包括了依兰 伊通 断裂 ) 。 西的 赣 断裂和鄂东南湘东北的团 (风) 麻 (城 ) 断裂 白垩 纪时与郯庐断裂有相 同的活动方式, 可 视为郯庐断裂带 的南延。从本质上说, 郯庐断裂带是一条斜向 (左行 ) 汇聚 剪切造 山带, 这 一造山作用在中生代里是一个连续的分阶段进行的过程, 左行走滑活动始 自三叠纪, 至早 白垩 世造山带形成, 始于早 白垩世晚期并于晚白垩世达到全盛的张裂活动则是造山带坍塌的反映。 新生代起东亚地 区进入新的地史阶段, 郯庐断裂带进入消亡期, 更新世时已明显解体为活动方 式各不相同的若干段。文 章还简要讨论了古郯庐断裂的形成时代、印支期走滑活动的性质和 东亚大陆边缘地 区的构造格架等问题。 郯庐断裂带 形成和解体 斜向汇聚 剪切造山带 左行走滑 燕山运动 中生代 : P 542 : A : 0563 5020( 2007) 01 0160 16 6 2 今天的亚洲, 面积 44 10 km , 是由一系列起源不一且面积相对较小的微大陆 (或地块 ) 经多次增生 扩大和碰撞 拼合而形成的复合大陆 (W u, 1997, 1998, 1999; 吴根耀, 2006a) 。 在亚洲大陆的形成中有两次特别重要的造山事件, 一是海西印支运动, 海西运动使古亚洲洋 (有人称古蒙古洋或兴安岭 蒙古洋) 闭合, 印支运动使古特提斯洋闭合, 众多微大陆的拼合 而有中国 东南亚次大陆形成; 二是燕山运动, 它使环绕中国 东南亚次大陆的新特提斯洋部 分 (有人称中特提斯洋 ) 闭合, 亚洲大陆的雏形出现。今天的亚洲大陆内不乏长度逾千公里的 巨大断裂, 它原是这些微大陆( 或地块 ) 的边界断裂, 随微大陆 (或地块) 的拼合而逐步连成一 体, 并因其后的反复活动而成为一条内部组成十分复杂的断裂带。亚洲东部的郯(城)庐 ( ) 断裂带便是一例。 郯庐断裂命名于山东南部的郯城和安徽的庐 。现文献中所称郯庐断裂带, 南起湖北黄 梅, 近北北东向越渤海, 穿过东三省和俄罗斯东部而入鄂霍次克海, 长约3 500 km。对其南延尚 有不同认识。徐嘉炜 ( 1980)认为郯庐断裂带的南延有 3条分支: 东支为 西境内的赣 断裂 和广东境内的吴川 四会断裂, 斜穿雷州半岛入北部湾, 西支则斜穿湖南中东部和广西东部而 入越南。按这一认识, 郯庐断裂带全长可达 5 000 km。 本文拟从简述各微大陆的演化着手, 恢复地史期间的郯庐断裂带 的分段面貌, 探讨郯 吴根耀, 男, 1946年 11月生, 研究员, 大地构造学专业。 2006 年 1月 15 日在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上的报告, 2006 08 29改回。 1期 吴根耀等: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