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底地貌
海底地貌
海水覆盖下的地表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貌难以直接观察,
人们长期不明其真象。20 世纪20 年代,德国 “流星”号首次运用声呐测
深法揭示了海底地形的起伏,发现它不亚于陆地。以后数十年工作说明,
海底地貌远比陆地地貌壮观那里有深邃的海沟、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
绵长的海岭,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大洋最深点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深11034 米(一说11022 米),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的海拔高度。纵贯大洋
中部的洋中脊山系,绵延8 万公里,宽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其长度和广
度为陆上任何山系所不及。深海平原坡度小于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过
了大陆平原。
整个海底可分为3 大基本地貌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它们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貌单元(见表)。
大陆边缘 为大陆与洋盆之间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22%。通常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前者也称被动大
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个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缘地带;后者也称活动大陆边缘,陆架狭
窄,陆坡陡峭,陆隆被海沟取代,地形高差悬殊,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
地带。
大洋盆地 位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简称洋盆。约占海洋总
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分割成许多次一级的深海盆地,
盆底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深海平原 在起伏的玄武岩基底上由沉积物披盖形成、坡度小于
1‰的平坦区域。大的深海平原延伸数百至数千公里。有的深海平原表面
光滑平整,几近水平状,为地球表面最平坦部分;有的向一定方向连续倾
斜;有的则波状起伏,不甚规则。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
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
陆隆处,水深约3000~6000 米。深海平原在各大洋都有发现,以周缘缺
乏海沟的大西洋最为发育。
深海丘陵 洋盆底部主要由熔岩流和岩盖组成、起伏数十至数百米
的区域,简称海丘。海丘上部几无沉积物,底部宽约数公里,侧翼坡度
1°~15°。外形多属圆形、椭圆形,也有长条状延伸的。深海丘陵常分
布于深海平原向洋中脊一侧,在各大洋均有发现,以太平洋最为发育。太
平洋边缘展布着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
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因此深
海丘陵约占太平洋洋底面积的80~85%。
海岭 海底呈长条状的高地,又称海脊。几乎没有地震活动的海岭,
叫无震海岭。有明显地震活动的海岭叫活动海岭,即大洋中脊。无震海岭
延伸长度可达数千公里,宽数百公里,高出周围洋盆底部2000~4000 米,
地形一般起伏不大,顶面较平坦,不似大洋中脊那样崎岖。在各大洋分布
很广,如太平洋中夏威夷海岭、皇帝海岭、大西洋中鲸鱼海岭、里奥格兰
德海岭。
海山 孤立的坡度较陡的相对高度在1000 米以上的海底高地。横截
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边坡多在5°~15°之间,海山在世界大洋底部星罗
棋布,以太平洋底部最为发育。高1000~2000 米的小海山数量最多,相
对高度更大的海山数量较少,高逾5500 米的海山屈指可数。海山常呈圆
锥形,多属火山成因。海山突露水面,便成为火山岛。一些海山有平坦顶
面,称为平顶海山(即盖奥特guyot),又称桌状山,顶面水深约数百米
至2000 米。现认为,这些平顶海山是一度出露水面的古代火山锥,后下
沉,经波浪磨蚀和沉积充填形成平顶。
海隆 洋盆中一些宽广和缓的隆起区。有的略呈等轴状,如百慕大
海隆。有的隆顶上镶嵌着海山或火山岛,其形成常与玄武岩质火山活动有
关。
海台 具有比较平坦的宽阔顶面的海底高地,又称海底高原。一般
高出邻近海底1000 米以上,顶面起伏不大,边坡往往较陡,但也有比较
平缓的。有边缘海台和洋中海台两类,前者发育在大陆边缘,如美国东南
岸外的布莱克海台;后者为洋盆中孤立高原,如印度洋中塞舌尔群岛所在
的马斯克林海台。
大洋中脊 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海岭,简称洋中脊。美国学者
W.M.尤因和B.C.希曾于20 世纪50 年代首先指出洋中脊是连续的全
球性构造单元。它纵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约占世界大洋
总面积的33%,为地球上最大的环球性海底山系。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
南,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内中脊位于大洋
中部,呈S 形弯曲,与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