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03.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史03

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校产生的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才管理 文字的产生 据古籍记载,我国唐虞以前的五帝时代(公元前2700年)已有大学,名叫“成均”。五帝是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帝尧、帝舜。(见《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此语见于《礼记·文王世子》郑玄注。又《周礼·春官下》郑玄注:“董仲舒曰:成均,五帝之学。”这两条郑玄注是五帝之学和大学的传说,属最古了。 对“成均”的解释,《周礼·春官下》“大司乐掌成均之法”郑玄注引“郑司农(郑众)云: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大司乐主受此成事已调之乐”。照此解释,则“成事已调之乐”曰“成均”,即“成均”的教育内容始于乐。 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兼作养老、藏米之所,并且已有大学、小学之分了。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老年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养老的场所逐渐成为传授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知识的学校。氏族社会末期,已有最初的等级之分,老人即有“国老”、“庶老”之别,因而敬养的场所也就有所不同,即形成所谓“上庠”、“下庠”。 《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这些场所又往往是贮存物资的仓库,所以《礼记·明堂位》说:“米廪,有虞氏之庠也。”(方苞注曰:“米廪者,藏养人之物,而庠以善养人,期于充实也。”)“庠”是舜时学校的名称。“庠”的原意是“养”,即把有道德、有经验、有知识的老人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年轻一代的工作。 “庠”既然是供养老人的地方,便需要储存一定的粮食,所以后世又称“庠”为“米廪(仓)”。这里被供养的老人很可能是为氏族显贵服务的巫、史。所以我们可以说“成均”、“庠”可能是中国古代萌芽中的学校,开始时还不是专门的教育机关,而是逐渐形成学校的过渡机关,起着教育年轻一代的作用,为以后专门教育机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另,根据《尚书·舜典》载,虞舜时已有了专门的学官。“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做司徒,敬敷五教,在宽’。”这是舜帝任命契为司徒官的记载,意思是说,现在百姓不相亲爱,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教乖离不顺,你(指契)居司徒之官,应谨慎地推广五伦之教,其教在于宽大。 “帝曰:‘俞,咨伯,汝做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这是舜帝任命伯夷为秩宗官的记载,意思是说,对,问伯夷,你(指伯夷)作为我掌管礼乐郊庙之官,早晚敬奉此职,必须正直而清明。 “帝曰:‘夔(kui),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是舜帝任命夔为典乐官的记载,意思是说,夔,我命你为典乐之官,以教育贵族子弟,必须正直而温和,宽大而庄重,刚正而不暴虐,简朴而不傲慢,诗以表明意志,歌长短有节,流传久远,五声依其节,六律和其声,八音为乐无不和谐,不互相错夺,使其失伦,神人皆能和谐。“司徒”、“秩宗”、“典乐”这是中国最早的传说中的文教官吏,负责管理文教工作。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教育的起源及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简述古代学校萌芽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第三讲 夏、商、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一、夏、商、西周历史年表 中华文明是举世公认的文明之一,又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一直绵延传流的文明。但标志着中华文明由兴起到繁盛的夏、商、西周三代却一直有世无年。最近国家集中了许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自然科学家经过几年的研究,完成了《夏、商、西周断代工程》课题,正式公布了《夏、商、西周年表》: 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商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迁殷前); 商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壑(hè)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着,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着,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意思是说,“大同”以后,大道已隐没消逝了,天下变为一家所私有,各人只是亲爱自己的父母,各人只是抚爱自己的子女,货物和劳动都是为了自己。君主的子弟世代承袭,认为合于礼,因而修建城郭沟池来保障安全。还用礼义来建立纲纪,使君臣正位,父子相亲,兄弟和睦,夫妇和好。又规定制度,划分土地的疆界,尊崇有勇力和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