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美德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恩的美德教案

感恩的美德教案 篇一:学会感恩教案 学会感恩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如今的学生,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改变有的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现象。懂得感恩,教给孩子学会欣赏,学会与人合作,同学间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在班集体中学会爱同学、爱集体,在感激同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要求学生在一点点本上写出本班同学的优点。收集有关感恩的成语和名言。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感恩的心》,导入新课。 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 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 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面对现在日益冷漠的青年 一代,加强感恩教育尤为重要。 二、理解“感恩” 师: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就是感恩。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和恩惠, 我们给以回报是一种美德。没有一个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 一味索取而不知给予的人,或受恩于社会却麻木不仁的人,是社会公德所不能容忍的。 1、请听两则新闻。 (知恩不报的两则新闻故事) 看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是的,上面所讲的受助孩子和被救的同学,少的就是一颗“感恩的心”。这样的事看了 令人气愤。 2、请听一则故事 《蚂蚁报恩》:在一个炎热的夏季里,有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 有只鸽子看到这情景。“好可怜噢!去帮他吧!”鸽子赶忙将叶子丢进池塘。蚂蚁爬上叶子,叶子再漂到池边,蚂蚁便得救了。“多亏鸽子的救助啊!”蚂蚁始终记得鸽子的救命之恩。好。 让感恩的美德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开出最美的花。让我们心怀感恩,学会感恩,并用行动践行感恩吧! 4、全班边看大屏边做《感恩的心》手语表演。 教学辅助资料: 一、事例和习题: (一)、事例辨析 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 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 (二)、知识抢答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感恩,人类的许多节日就是表达感恩的; 请同学们开始抢答: (1)母亲节在什么时候?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2)父亲节在什么时候?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3)我国重阳节在什么时候? 农历9月9日 (4)国庆节在什么时候? 10月1日 (5)教师节在什么时候? 9月10日 (6)儿童节在什么时候? 6月1日 3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感到心安。日 常生活起居作息有规律,而且对于所从事的事情,不随便改变。 七、看动画片《伯俞泣杖》分析片中人物形象,从中你受到哪些教育 学会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困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一)论点 1)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 (2)论点有几个:一篇文章的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 (4)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读者自己去提取、概括。 (5)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要注意:①正确性。②鲜明性。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而不能模 棱两可,含混不清。 ③新颖性。论点应该尽可能新颖、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见解。 (6).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注意: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 二)论据 1、什么是论据:论据就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2、论据的类型:①事实的材料,②理论的材料。 ①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 可以是a. 具体的事例, b.概括的事实, c.统计数字,d. 亲身经历、感受。E可靠的史实 ②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 a.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 b. 民间的谚语和俗语, C.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②典型性。引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