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牡丹拒绝课程计划
《牡丹的拒绝》教案 ?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目标:
1、体会和学习牡丹的个性美和品位美.理解感悟文中深刻的意蕴。
2、帮助学生欣赏本文巧妙的构思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体味牡丹的个性之美,高贵之美,品味之美。
2、作者以牡丹的拒绝说明人的高贵不在于富丽而在于品位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1、体会本文托物言志,以物喻人的写法。
2、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形成良好的道德评价标准。教学方法:朗读法,分组讨论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材选用:高教版语文第二册
HYPERLINK \t _blank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牡丹是花中之王,人们用国色天香来赞颂它。牡丹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它是文人画士笔下绝佳的题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可见一般人都很爱牡丹。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艳美的《牡丹图》)。俗话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洛阳欣赏牡丹之美吧。
作者简介: 张抗抗,1950年出生于杭州。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黑龙江省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迄今已发表小说散文近500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多次获各类 HYPERLINK /zxyw/teacher/sgwx/ \t _blank 文学奖,许多作品被译为英、德、法、日文介绍到海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等。并出版《张抗抗自选集》5卷。
她的作为一位作家,张抗抗具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素质,一方面她以女性的温柔和细腻探索青年一代的追求与痛苦,以敏锐、潇洒的笔揭示人的心灵底蕴,作品中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纯净的诗意;另一方面比之于其他女作家的作品,她的作品包含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些思考的载体,使其很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
[新课讲授] (38分钟)
一、整体感知理清本文的脉络结构并积累字词
(一)请学生速读全文 概括段落大意 。
(二)学生讨论回答: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看牡丹。
第二部分:写牡丹的拒绝。
第三部分:意在揭示牡丹拒绝的原因。
(三)积累字词: 雍容华贵?? 惊世骇俗? 跋山涉水? 蔚然成风?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黯淡萧瑟? 恣意?? 窥视? 膜拜? 安之若素
[设计意图]构思巧妙、脉络清晰,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把握,并在日常写作中学习这种写法。
? 二、赏析课文巧妙构思和深刻的意蕴。
(一)教师诵读课文(1—7段)学生讨论总结
问题设计一:?题目好在哪里呢?
明确 作者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地赞扬牡丹花开放时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独辟蹊径,巧妙构思,写牡丹未开并探究牡丹的个性与品味,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当代著名作家王蒙曾特别推荐此文,说“写得真绝”,“题目尤其好” 。
问题设计二:人们为什么喜爱牡丹?
明确 因为牡丹的美
问题设计三:作者开头如何来写牡丹的美?
明确 四个排比句概括,极写牡丹的美,
问题设计四:但人们为什么偏偏从四面八方赶到洛阳观看牡丹呢?
明确 因为欧阳修说过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以突出洛阳牡丹的非同一般。文章又用武则天怒贬牡丹至洛阳的传说,给牡丹身上笼上一层神秘色彩,所有这些都大大地澎胀了人们观看洛阳牡丹的欲望。
[设计意图]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感受牡丹之美并为下文牡丹拒绝以及探究牡丹的个性与品味蓄势。
(二)请两个学生用简短的话复述第二部分和第二部分
明确 人们是乘兴而来的。“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但牡丹却毅然拒绝了人们。尽管其他的花都已开放,慕名而来的游人也准备把“荣誉和赞颂”献给它,但牡丹却不从众,不随俗,不畏强权,不慕虚荣,不因外界的各种干扰而随便改变自己的个性与固有的开花规律(需要适宜的气温),显示了牡丹一贯的独立自主的性格特征。师生共同探究 牡丹究竟为什么拒绝绽放呢 ?
明确 拒绝寒冷,拒绝绽放,拒绝于四方的看花人,拒绝的是人们对它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人们的崇拜。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
(教师小结):牡丹的拒绝无疑是在人们一颗颗火热的心上泼了一盆凉水。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的牡丹真是徒有虚名,洛阳人说因为天气冷怪不得牡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