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泗阳县八集中学 张 娟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但由于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容易违反对方说话的规则,影响了交流与沟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关注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关键词】文化 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一、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培养跨文化意识? 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道德标准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是文化差异。这种差异不但反映到语言本身,而且还反映到语言的使用上,要进行不同民族间的跨文化交流,不了解对方的社会文化特点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所以对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我们一定要加以重视,否则,语言教学和文化脱节,学生就缺乏“跨文化意识(对中国和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意识)”,无法实现真正的交流与沟通。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可见缺乏文化意识的后果是严重的。值得庆幸的是,在外语教学界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已把初步培养跨文化能力列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中。概括来讲,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至少有以下两点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对英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外语教学专家认为交际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语用错误,并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 托马斯(Thomas)曾说过:“语言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错误却不会像语言错误一样被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错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错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如成语典故、风俗习惯等。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并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哪些文化差异? 我们一般把文化分为三个方面:词语文化、话语文化和思维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应着重介绍在日常生活方面由于英汉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语言形式和在运用中的不同。主要表现在话题的选择、话语的形式与得体性、话语的组织等方面。假如中国学生不了解英汉文化差异而套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模式,就会造成语用错误,影响日常生活交往的顺利进行。 (一)话题的选择 打招呼,谈天气,问候健康,询问年龄、收入、个人隐私等,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社会含义。例如,除了像英语里的问候语“你好”、“你早”外,中国人常以“你到哪里去”、“你吃过饭没有”作为问候、打招呼,但如果遇到英美人士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Have you had lunch?”来问候,就不恰当了。他们听了前一句会感到生气,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听了第二句话以为你要请他吃饭,于是他会停步,期待你约他吃饭的时间和地点。中国人拿“吃饭”问候是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里,“吃饭”是人人关注的问题,反映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心态,而英国人以“ Lovely weather,isn’it?”谈论天气的话与人搭讪,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有关。据英国沃尔顿.汉密尔顿(Hamilton)考察,“Good morning”的问候也是以天气为标准的,这种问候方式显然是英国农业文化的遗俗。 (二)话语的形式与得体性 用什么言语形式表达,用什么风格谈论某个话题是受文化因素影响的。如上英语课前,学生向老师问好不能用“Good morning,Teacher Zhuang!”因为“teacher”是种职业,不能用作称呼,而应说“Mr/Miss Zhuang”或“Sir/Madam”。得体性是由不同场合、不同言语形式的文化内涵所规定的。又如,一位外籍女教师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让学生随意问她几个问题,而有个学生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How old are you?”使得该教师尴尬不已。可见,西方人认为纯粹是私人问题的一些事,如年龄、月薪等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