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股权分置下上市的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证分析
关于股权分置下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的影响因素,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是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从而也在这方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关键词:股权分置对外担保影响一、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就是保护投资者利益,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核心就是防止内部人(管理者和控股股东)对外部投资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掠夺”,在股权比较分散的情况下,这种“掠夺”主要表现为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表现为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共同对中小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的侵害。Classens等(1998)曾对东亚地区2658家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存在着广泛的掠夺小股东的现象。LaPorta等(1999)曾用”Tunneling”一词来形容大股东转移上市公司资源获取利益的行为,实证也发现,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在很多国家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公司所有权集中程度较高的国家。“隧道挖掘”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1],第一种形式是大股东可以轻易地为了自身利益,通过自我交易从企业转移资源,这些自我交易不但包括在世界各国都受到法律禁止的行为,如直接的偷窃和舞弊,也包括资产销售与签订各种合同,如制定控股股东有利的转移价格、过高的管理层报酬、债务担保、侵占公司的投资机会等;第二种形式是大股东可以不必从公司转移任何资产而增加在企业的份额,如通过发行股票来稀释其他股东利益,冻结少数股权、内部交易、渐近的收购行为以及其他财务交易行为。我国上市公司属于股权结构较为集中型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刘鸿儒(2002)[2]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和上市公司利益之间的矛盾中,最典型的是关联交易,可见不公平的关联交易是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主要方式。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不公平关联交易掏空上市公司的主要途经在于:一是利用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利润调节,通过虚增利润,抬高股价,达到融资和增加股利分配的目的;二是通过关联交易达到直接或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资产的目的。近几年来大股东利用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比较频繁,按照交易笔数计算,2001年和2002年对外担保笔数占所有关联交易笔数之比分别为1.46%、3.83%,但到2003年对外担保笔数占所有关联交易笔数之比达到了22.68%[3];从对外担保公司的家数看,2002年对外担保公司家数占比最大,达到了34.7%,担保额达到707.71亿元,之后有所减缓,到2004年沪深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金额达993亿元,其中26家公司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总值,84家担保金额超过其净资产总值的50%,部分上市公司净资产为负数,ST英教2004年三季度报告净资产值为-2.3亿元,但其对外担保额达9000万元,ST万鸿2004年三季度报告净资产值为-4.8亿元,但其对外担保额达5548万元;2005年半年报显示,有822家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3%,其中担保余额超过公司净资产值一半以上的有99家;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总额达2136亿元,其中违规担保总额达493.83亿元。所以,违规和恶意担保已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掏空上市公司资产的一种惯用伎俩。违规和恶意担保已成为了部分上市公司身上的一颗毒瘤,理应尽快彻底清除。为此,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决遏制违规对外担保,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已形成的违规担保、连环担保风险。2005年12月23日,中国证监会和银监会共同颁发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规定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制度,为防范违规担保提供制度保障。但是为了治理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还必须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的主要原因。从已有文献上看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股东在公司中占绝对多数股权,完全控制了上市公司,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国家法律法规监管比较滞后,大股东违规成本较小;三是由于股权分置,大股东所持股票不流通,股市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失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近几年来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急增呢?本文旨图从实证角度研究影响上市公司违规对外担保的主要原因。二、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证分析(一)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选取2002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额排在前40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从近几年情况看,2002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最严重,上市公司家数占比最多,第二、在所有对外担保的上市公司中,对外担保额排在前位的上市公司累计对外担保额较为集中,所以,选择2002年对外担保额排在前40位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了如下数据:2002年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比率、市净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4-2015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宣传册.PDF VIP
- 中小学(三阶魔方的复原)校本教材.docx
- 五年(21-25)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全国通用)(含解析).docx VIP
- 广东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挂牌)名单明细表1126.doc VIP
- 2.8_非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购售电合同(2022版).docx VIP
- 煤矿行业智慧矿山信息化解决方案(26页 PPT).pptx VIP
- 工程竣工统一验收方案(3篇).docx VIP
- 不合格品管理及返工的.ppt VIP
- 汇报发言:聚焦学查改,提升学习教育质效.docx VIP
- DB32T-预制混凝土劲性体复合地基技术规范(报批稿)及编制说明.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