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体。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三、律句
五言律句规范式 五言律句变式
七言律句规范式 七言律句变式
五言律句规范式
甲 仄仄平平仄
白发三千丈(李白)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乙 平平仄仄平
春来发几枝(王维) 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丙 平平平仄仄
泥融飞燕子(杜甫) 柴门闻犬吠(刘长卿)
丁 仄仄仄平平
此物最相思(王维)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五言律句变式
所谓律句变式,就是在规范式的基础上,用了可平可仄的字。如王维《红豆》第一句“红豆生南国”的“红”字,该用仄而用了平;第三句“劝君多采撷”的“劝”字,该用平而用了仄。还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第三句“欲穷千里目”的“欲”字,该用平声而用了仄声。运用律句变式时,要避免三种情况:①犯孤平,②三平尾,③三仄尾。
七言律句规范式
甲 平平仄仄平平仄
歧王宅里寻常见(杜甫) 荒郊古陌时时断(朱晦)
乙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雨后全无叶底花(王驾) 点点杨花入砚池(叶采)
丙 仄仄平平平仄仄
醉卧沙场君莫笑(李白) 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丁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 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
七言律句变式与五言律句变式句规律相同。
四、关于“一三五不论”及孤平、三仄尾、三平尾
(一)关于律诗的平仄,相传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概括,这一概括,大体上符合近体诗的实际情况。但这种概括并不全面,而且会引起误解。
①五言乙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七言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均不能“不论”,必须用平声字,若用了仄声字,即“犯孤平”。
②五言丙句“平平平仄仄”的第三字,七言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的第五字,也不能“不论”,若易“平”为“仄”,则成“三仄尾”。
③五言丁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七言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亦不能“不论”,若用了平声字,则成“三平尾”。
④“二四六分明”也不尽然,丙句特拗式的“平平仄平仄”,或“仄仄平平仄平仄”,已成为变式中平仄合律的定式之一,沿用至今。
⑤“一三五不论”仅存在于五、七言的甲句式中。
(二)孤平
孤平是律诗(包括词)的大忌,所以写诗词必须避免“犯孤平”。
犯孤平是指在平脚的句子中,除了平声韵以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了。(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是犯孤平。如李白的“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所以说,五言乙句“平平仄仄平”的第一字,七言乙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五字,均不能用仄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可以补救,详见下文。
(三)三仄尾
三仄尾是指句子的最后三字都是仄声。五言丙句“平平平仄仄”的第三字,七言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的第五字,要慎重用字,不能以“一三五不论”处之,否则会出现“三仄尾”现象。
(四)三平尾
三平尾也叫三平调,是指句子的最后三字都是平声。五言丁句“仄仄仄平平”的第三字,七言丁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要慎重用字,不能以“一三五不论”处之,否则会出现“三平尾”现象。
五、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用了拗句,就必须要“救”,所谓“救”,就是是补偿。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就应该在适当的地方补偿一个平声。“拗”而能“救”则不为病句。
①本句自救
甲句式“仄仄平平仄”拗成了“仄仄仄平仄”,那么就将第一字换用平声字,成“平仄仄平仄”式;乙句式“平平仄仄平”拗成了“仄平仄仄平”,那么就将第三字换用平声字,成“仄平平仄平”式。(七言只在前面加两字,规则不变。)这些都是救在一句之内,故为“本句自救”。
②对句相救
即一联之间,出句第三字(或第四字)本为平(仄仄平平仄),却拗成了仄(仄仄仄平仄),又没在本句救,那么就在对句的第三字也拗一字,换“仄”为“平”(以拗救拗),成“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式。(七言只在前面加两字,规则不变。)
如: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刘长卿)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③一种特殊的拗救格式
在五言丙句“平平平仄仄”和七言丙句“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型中,五言的三、四两个字,七言的五、六两个字的平仄可以互换。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在古代诗歌中很常见:
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动画分镜设计》课件——第四章:镜头画面设计.pptx VIP
- 幼儿园餐前播报课件课件(图文).pptx VIP
- 中国肝病诊疗指南(2024版).pdf
- 丰田汽车培训教材-丰田问题解决方法(TBP).ppt VIP
- DB3418T 040-2025五合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pdf VIP
-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欢快流畅的线》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4.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日常服务、维修施工方案及工艺.docx VIP
- 深度学习:从入门到精通(微课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幼小衔接20以内凑十法习题PDF打印版.pdf VIP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自查自纠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